第(1/3)頁 2011年就快過去了,今年的賀歲檔沒有讓觀眾失望。 三部電影電影一直保持著非常不錯的口碑,都可以算得上是叫好又叫座。 三大公司為了宣傳、排片絞盡腦汁,張韋平“封殺”了伯納旗下電影院9天之后,終于給伯納提供拷貝了。 但是于東脾氣上來了,寧愿少賺點錢,也堅決不放映《金陵十三釵》。 雙方矛盾再一次加深,張韋平也氣不過了,再次和于東打起來嘴炮,大量水軍開始出現,狂噴《金陵十三釵》和《龍門飛甲》兩部電影。 “《金陵B釵》也太政治正確了,妓女必須被干死,女學生必須全身而退。每一個段落都彰顯出張一謀拉不出屎硬擠的高端功能。牽強的過渡,無頭緒的敘事,嘔吐式煽情,抄襲《辛德勒名單》+《入殮師》,強烈希望張一謀退錢。” 這是某專業網站一條被點贊最多的評論之一,短短七八個小時底下就有四十多條留言,各種各樣的謾罵層出不窮。 還抄襲《辛德勒名單》和《入殮師》呢,干脆說抄襲《避難》還讓人信服一點。 當年作家李硅創作了《金陵歌女》這部小說,被改編成電影《避難》,由韓三坪執導。 編劇除了李硅之外還有嚴歌靈的丈夫李克偉。 嚴歌靈也接觸過劇本,但是沒有參與創作。 零幾年嚴歌靈就寫出了《金陵十三釵》這本書,現在被改編成同名電影。 《金陵十三釵》的真個故事架構基本上和電影《避難》是一樣的。 《避難》講述的是38年我國南方南方某小城被日軍攻陷,米國主教霍爾登所在的教堂成為避難所。 名妓楊柳風、胡翠華和戲子小彩月跑來避難,把教堂搞的一團糟。 霍爾登請求紅十字會的克另斯把她們和唱詩班少女一起帶走,不料又有我國傷兵來避難。 日本軍官服部先闖入殺了傷兵,又企圖對唱詩班少女施暴,被霍爾登阻止。 負責營救的克另斯沒有來,緊要關頭,楊柳風三人挺身而出,代替唱詩班少女上了日軍汽車。 楊柳風拉響炸彈,三個苦難的女子以生命抗議入侵者的暴行,與日本人同歸于盡。 是不是有種莫名的熟悉感,和《金陵十三釵》的大綱相差無幾。 但是幾乎沒有人提,為什么? 就因為《避難》、《金陵歌女》沒名氣,而《辛德勒名單》、《入殮師》名氣更大,還是外國片。 尤其《入殮師》,是日苯片。 一部以抗戰為背景的華語電影,抄襲一部日苯片,更容易被攻擊。 就因為《金陵十三釵》里的神父是一名入殮師,就扣上個帽子,說抄襲電影《入殮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