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國內電影市場差不多從五月份開始,就要面對好萊塢大片的輪番轟炸,一連要持續4個月。 北美的暑期檔從五月開始,一年中最重要的檔期,比感恩節、圣誕檔的競爭還要慘烈。 國內差不多從五月開始也不斷有好萊塢大片上映。 《馬達加斯加3》國內上映8天拿到超過8000萬票房,又是一部兩億級別的電影。 6月上半月沒有任何電影能相比,國產電影倒是不少,不過單日過500萬的基本沒有。 夏宇、房祖明主演的喜劇片《寶島雙雄》上映七天票房600多萬。 泰國愛情片《初戀這件小事》也是上映七天拿到500多萬票房。 桉樂投資的小成本愛情片《第一次》算是六月上旬票房最高的電影了,首周末350萬,第二周四天850萬,七天拿到1200萬。 演員還不少,趙游亭、楊影、白百禾、黃宣。 放在幾年后都是當紅的小生、花旦,就這個組合起碼能騙到一點錢。 但是現在,誰認識他們啊,不管用了。 直到6月14號,《催眠大師》上映,國產電影才扳回一局,以首日2800萬的票房空降當日票房冠軍。 同一天上映的好萊塢大片《饑餓游戲》以1400萬位列第二。 北美拿下四億票房的超高票房,成本還不到一億,橫空出世的這部大片在國內名頭也不低。 說是青春片,其實更像是一部政治片。 青春片的觀影人群大多都是青少年,就像之前的《暮光之城》這些。 不過《饑餓游戲》在全美,甚至全球,主力觀影人群還是25歲以上成年人,占到將近60%。 日后奧黑炭還公開諷刺參加總統競選的共和黨候選人太多,就像是一出《饑餓游戲》。 借一部電影來諷刺政敵,也是沒誰了。 不過這片子在國內不太受歡迎,完全沒可能成為爆款,前面的鋪墊實在是太長了,全面一般都在慢慢把世界觀鋪開,高潮剛開始差不多就結束了。。 第二天周五,《催眠大師》抗住了好萊塢爆款大片的沖擊,在超高的口碑、得力的宣發下票房沖過了三千萬大關,單日報收3100萬,總票房5900萬。 終究是懸疑電影,大多數觀眾對徐征這么一個喜劇演員拍這個電影多少還有點疑慮,只能靠高口碑去打消觀眾的疑問。 兩天5900萬,對一部制作成本只有2500萬的電影來說已經足夠算的上成功了,作為電影導演兼男主角的徐征也終于是松了一口氣。 之前在《《摩登年代》中的失利讓徐征差點自我懷疑,雖然在《尋龍訣》中出演了一個角色反響不錯,但那終究不是他的電影。 現在《催眠大師》雖說不是喜劇片,不過也足以讓徐征擺脫《摩登年代》失敗的陰影了。 然而,從星期五上午開始,網絡以及紙媒上就出現了大量針對電影的負面評論。 “強行壓低觀眾智商的所謂懸疑片!”—某專業網站置頂最多的帖子之一。 巴拉巴拉一大堆,就是抓著電影強行解釋的戲份太多,生怕觀眾智商不夠看不懂一樣,什么都要講的清清楚楚。 有質疑治療師的:“虛假煽情的套路。導演和編劇對心理治療的理解也夠膚淺。徐征演的治療師要么就是和病人一副吵架的模樣,要不就是高高在上的訓斥,一口一個你說謊,根本就不懂得傾聽,把治療當辯論。明明他就是醉酒駕駛,怎么他就沒錯。” 故弄玄虛,劇情太弱,催眠手法太撈,醉駕宣傳片...... 主要差評都是集中在這些地方,還有理有據。 還有的說從預告片就能從猜到結局了,什么開場5分鐘開睡,醒來就是大結局,不用腦補,直接看懂。 你怎么不說睡覺五分鐘,精神兩小時呢! 明眼人一看就是有組織就紀律成規模的水軍黑子! 徐征早上一起來還在為票房而高興呢,一看到這鋪天蓋地的差評,瞬間懵逼了,好像沒睡醒一樣。 如今不是什么熱門檔期,同期也沒有其他電影,就是《催眠大師》和《饑餓游戲》競爭端午節檔期。 看著樣子也不像是《饑餓游戲》發行方干的,他們自己的宣傳攻勢也就那樣,怎么可能有多出的錢和資源來給《催眠大師》做負面營銷。 徐征立馬就給漢唐宣傳部總監朱默撥了過去,詢問一下情況。 不過他們那邊暫時還在調查,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 如此大規模的抹黑行動,有能力就那么幾家公司,不過爆發的太短了,還要花時間確定。 不光是徐征搞不懂,圈內其他人也糊涂了。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