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聊了一會。 “對了,聽說寧浩在準備新片了,不準備找小馬了?”唐安又說起一事來。 黃博愣了愣,不過也沒有隱瞞,“新片是有個想法了,他跟我和徐征也聊了一些想法,小馬那邊不會全部投資,其他的他還在尋找融資。” 寧昊、徐征、黃博、王保墻這四個人互相之間都有聯系,但是四人相互之間也不都是朋友。 寧昊和徐征、黃博兩人是好朋友。 徐征和寧昊關系好,和黃博、王保墻是普通朋友兼合作者。 黃博和王保墻關系不錯,和寧昊是好朋友,但是和徐征就是普通朋友、商業合作的關系。 王保墻和寧昊不熟,和黃博關系不錯,和徐征普通朋友。 也不算很復雜。 不管寧昊是不是因為《黃金大劫案》撲街而離開小馬,反正后來的《心花路放》小馬只拿到了一點點份額,發行都沒份。 不過他的項目肯定不缺投資,唐安也想拿下。 原本被京城文化撿了便宜,和華宜投資《西游降魔》一樣,采用保底的方式賺了一大筆。 宋戈是保底投資,不是保底發行,京城文化這時候壓根沒有發行大片的能力,也沒有參與《心花路放》的發行 記憶中沒錯的話,《心花路放》總投資是5000萬的樣子,除掉1500萬贊助也就花了3500萬。 徐征和黃博參與了投資,是不是片酬入股就不知道了。 京城文化一次性付了1.25億給制片方,用這1.25億換取70%的制片方分成。 區區一個京城文化,唐安還不放在眼里,不過發行被中影拿走了,要想想怎么和平地搶過來,不和對方交惡。 《黃金大劫案》雖然是不算成功,不過好歹能盈利,而且那部片子的男主角畢竟是個沒有名氣的演員。 寧昊+徐征+黃博的組合,足夠讓任何人對這部新片抱以期待了,幾乎是百分百能賺錢。 寧昊又是韓三坪扶持起來的,搶了中影的業務得想個合適的借口。 現在寧昊的片子還沒籌備,劇本都不知道有沒有完成,唐安就讓黃博給帶個話,等到時候再坐下來談具體的。 唐安搖搖頭,競爭越來越大了,制片保底、發行保底,各種手段層出不窮。 宋戈算是第二個吃饅頭的,吃的滿嘴流油。 第一個是華宜,保底發行了《西游降魔》。 不過保底發行也有不同的,有的是以票房分界,華宜是以發行方凈收益分界。 票房分界也分很多種情況,之后的比例有按總票房的,也有制片發行方分成的那43%減去宣發費來分賬的。 華宜和周星池有個第二協議:“票房收入超過5億,則華宜會對片方額外分紅”,這是額外分紅,等于類似附加條款的獎金。 不過這個沒簽字蓋章,沒有法律效應。 就算簽字了,華宜認為這個票房收入是指總票房減掉院線、電影院、稅收等一系列分成之后華宜收到了的票房結算收入,不到五億。 周星池的理解是這個票房收入就是12.46億。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