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馮曉剛耗時兩年打造的史詩巨制《一九四二》昨晚在京城舉辦盛大首映典禮,給現場近萬名觀眾帶來前所未有的體驗,并帶領他們親歷一九四二年的風雪之路和心靈洗禮。” “《一九四二》首映禮門票破紀錄,賀歲之王馮曉剛歸來!” “首映觀眾集體起立鼓掌,馮曉剛等主創飆淚!” “《一九四二》真實地反應出來當年席卷小半個華國的饑荒,年輕觀眾大感震撼!” “馮曉剛豪言《一九四二》破十億無壓力,劍指影史票房紀錄!” “以民族視角講述豫南故事......” ...... 馮曉剛這部《一九四二》上映第一天,各大門體都給了最多的新聞版面來報道。 幾乎全是好評,一如當初《唐汕大地震》上映的時候,可見華宜宣傳力度之大。 網絡上觀眾和自媒體、影評人也是以好評居多,為數不多的差評都被華宜強大的公關給覆蓋住了。 在專業網站上,《一九四二》的評分也接近8分,在國產電影里是少見的高分了。 馮曉剛的《非誠勿擾2》雖然之前慘敗給了《明日邊緣》,不過并不影響他商業片大導演的身份,在今年賀歲檔也是最有分量的一位了。 而且《唐山大地震》珠玉在前,這次同樣是歷史事件改編的電影,也讓很多人期待。 馮曉剛和王忠軍已經在媒體面前胯下海口十億票房打底,被問到有沒有信心超越《火星救援》的票房紀錄時,雖然沒有直說,不過媒體們已經替他們說了。 報道的時候,語氣已經變成了破《火星救援》的紀錄。 國內最好的商業導演之一,揚言要打破唐安的紀錄,這才有話題,最好唐安再表示不屑一顧,然后馮曉剛反唇相譏,多好的話題啊。 唐安雖然沒有表示不屑,不過昨晚實話實說的兩句話可是讓記者絞盡腦汁,用了一大堆修飾詞給換了個意思。 “昨夜本報記者在首映典禮結束之后遇見了了著名導演唐安,唐安在電影放映放映之后絲毫沒有多待立即就離開了,看得出來對電影不太滿意。 面對記者的采訪,唐安導演直言不諱《一九四二》過于沉重,刻意夸大歷史......” 一大段“唐安的話”之后。 “唐安導演表示《一九四二》完全無法和《火星救援》相比,最終票房不會超過五億。” 唐安說的那些話這篇新聞幾乎每一個字都出現了,但是打亂來,插進一些別的詞,意思就全都變了。 一般同一個級別的導演是不會去評價另一個級別的導演的片子,就算要說,也都是些萬金油的回答。 因為誰也不知道,這些從自己口中吐出來的字,經過記者的修飾會變成什么鬼東西。 更何況是國內第一導演評價國內最好的幾個商業導演之一,先甭管它是不是真的,先炒作再說。 于是,不到半個小時,不少媒體甚至自媒體都發布了相似的新聞。 就這樣,現在的局面好像是唐安在抨擊馮曉剛了,那馮曉剛的影迷肯定就不干了。 作為國內第一導演,唐安本身就自帶流量。 什么牛鬼蛇神都出來了,有唐安的粉絲、黑子,也有馮曉剛的粉絲和黑子,也有其他導演的粉絲。 各種自媒體、營銷號也沒有錯過這個蹭熱度的時機。 “馮曉剛不行了,喜劇玩不來了就玩悲情,還以為觀眾像《唐汕大地震》那樣傻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