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首映儀式在全世界都存在,超級大片的規模能和一些普通的電影節差不多,完全就是一個超大的秀場。 這方面好萊塢尤為擅長,像之前上映的《鋼鐵俠3》對比一下國內的A類電影節魔都電影節的紅地毯。 從組織流程到對影迷的照顧到流線和燈光照明設計,包括怎么為攝影記者和視頻網站、電視臺記者服務,都還有不小的差距。 據說《鋼鐵俠3》的首映式上,很多忠實的影迷提前十多個小時就到場了。 今天好萊塢大道上的中華大劇院也迎來了一場盛大的首映儀式,《星際穿越》的海外首映式就放在這里。 雖然首映禮的規模和之前在隔壁舉辦奧斯卡頒獎典禮的杜比劇院舉辦《鋼鐵俠3》的規模那么大,不過也吸引了近百名記者到場。 有全美知名的報紙,也有各大電視臺的主持人,現場已經有影迷在外面等著了。 門口一輛輛豪車經過,一位位好萊塢知名影星踏上紅毯,迎來粉絲們的驚聲尖叫。 人群中也有不少黃皮膚黑頭發的華人,正焦急地等待著正主的到來。 “唐安怎么還沒來,這么多明星走紅毯,搞的這個首映禮變成了這些明星的舞臺秀。” “等等吧,要是沒有這么多明星,這些米國人還不知道會不會來呢?!? “難得有咱們華國導演舉辦規模這么大的首映式,以前張一謀都沒有這么大的排場吧?!? “沒有,《英雄》和《十面埋伏》首映禮我去了,比這差遠了?!? “張一謀在米國的名氣還真沒有唐安大,這幾年張一謀基本沒有什么片子能在米國大規模上映了,唐安的片子票房、DVD都賣的很好,就那《恐怖游輪》還在北美DVD租賃榜上掛著呢?!? ...... 10年的時間,不算《星際穿越》,唐安已經有了六部電影在北美上映,每一部成績都還不錯,DVD和電視、網絡播放在華語電影里也是排在前列的。 唐安在北美也有了一定的名氣,雖然不大,不過也能辦的起這么一場大規模的首映禮了。 一位位明星從紅毯上走過,其中不乏一線影星,福克斯也是盡心盡力了。 時間差不多了,唐安才姍姍來遲。 唐安微微笑著向兩邊揮揮手,路過當地華人的地方會走慢一點,聽著他們那有些聽不懂的粵東話和閩南話都覺得有些親切。 走過紅毯,有兩個贊助商的區域,天知道這個首映式還有人愿意贊助。 專門的攝影記者區,專門的電視記者采訪區,都是分門別類。 拍照、媒體記者采訪、電視臺記者采訪,都是在不同的區域。 還有些好萊塢明星,三三兩兩地合照了一張,,一二線都有。 大概的流程都差不多,那些好萊塢各大公司的高層認識了一下,一些明星客套一番。 觀眾進場,電影正式開始放映。 之前已經在北美進行過大規模的點映了,反響還可以。 首映場都坐滿了,唐安也坐下靜靜地等待著觀眾的反映。 開頭長時間的鋪墊并沒有讓觀眾不耐煩,文化可能不互通,但是情感是所有人都具備的。 不過IMAX膠片拍攝的真·IMAX電影配上IMAX膠片銀幕也讓觀眾們大飽眼福,這是他們身處全球電影工業中心的好萊塢有也沒有見過的,除了一些記錄片。 千尺巨浪、仿佛整個世界都被冰凍的冷凍星、五維空間,都讓觀眾的雙眼感受得到滿足。 最后穿越黑洞的那一場戲,飛船在黑洞中解體,不斷有碎片四散開來,空氣中摩擦出了火光,引得觀眾一陣陣驚呼。 在電影院大呼小叫的人不少,最經典的當屬十年前北美上映的《房間》。 這部電影被人稱為史上最爛的電影,本來十分鐘可以說完的三角戀肥皂劇情,被硬生生拉到一部電影的長度。 在影片前面半小時里,一言不合男女主角就做愛做的事,而且還一定要配上舊歌舞廳曲目來渲染氣氛。 這部電影的導演什么都不懂,別人拍戲都是租器材,他干脆把所有器材都買下來。 也不懂拍一部電影之前,要先選擇用膠片拍還是數字拍,于是他決定膠片數字一起拍。 所以觀眾看到的《房間》構圖為什么都有點偏,不是攝影師沒選好構圖,而是一場戲同一機位要放兩種規格的攝像機... 如果再仔細看,能看到《房間》畫面時不時突然有一些抖動,那不是攝影師故意的,而是因為拍攝時片場實在太好笑了,攝影師實在忍不住邊拍邊笑...導演也沒有喊停,就這么過了。 更匪夷所思的是,明明可以拿同樣的預算,去找個視野很好的樓頂拍天臺戲份,但導演偏偏要在攝影棚搭綠幕拍攝天臺的戲份,美名其曰好萊塢大片都這樣拍。 其實,最詭異的都不是這些,而是影片里無比尷尬的床戲。 一般來說,拍床戲一定是要清場的,比如《色戒》國內上映版本的刪減戲份,片場當時只留下演員和導演,還有攝影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