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華國電影目前已經進入了快車道,并且達到了全球最高的增長速度,相比北美市場已經連續多年沒有明顯的進步,未來趕超北美市場,成為全球第一大電影市場是一個清晰可見的目標。” 唐安在臺上侃侃而談,這種話題,已經熟悉的不能在熟悉了。 接著他很贊同地配合了幾位領導的發言,“但是,正如韓董、康局、王局剛才說的,我們不能故步自封,關起門來自嗨,我們要將自己國家的文化傳播到全球的每一個角落,這是我們這一代文化傳媒工作者的使命。” 這些比較官方的話一說出來,韓三坪和京城光電的王局長頻頻點頭。 韓三坪余光瞥了一眼康培,見他沒有任何反應,暗自搖搖頭。 唐安還在繼續講話。 “我們的文化要主動走出去,得先讓國外的觀眾看到我們的電影,才能了解電影中蘊含的中華文化。” “每一部電影,其中都蘊含著不同的文化,比如徐征導演的《泰囧》,就帶動了溙國游的發展,當初我們還和一個旅行社談過《泰囧》旅游線路的事情,因為拍攝地點都有當地政府配合,由我們和當地政府溝通,設定貫穿全片的旅游路線也更方便一點。” 《泰囧》對于溙國旅游業推動的事情大家都知道,那不是一點點啊,甚至可以說是近幾年溙國旅游行業的一個巔峰,并且現在熱度還沒有降低多少。 不過在這研討會上自吹自擂,讓一些人腹誹不已。 唐安接著有些可惜地說道,“但因為相關負責人反應遲鈍,沒同意這個計劃,等影片上映之后,這個人也被他們公司免職了。” “這種電影有很多,謝非導演的《本命年》,我看過之后對作品中那個時代的北京很向往,平房和胡同間的安靜生活,都只能在影像中看到了。 不光是國內,南韓一部國人比較熟悉的電視劇《冬季戀歌》也是一樣,劇中在拍到男女主角出去郊游時,都會順帶展示一番濟州島、江原道等南韓知名景點,而濟州島如今也成為南韓著名的旅游城市。” “通過一部電影,可以把一座城市、一個國家、一種文化介紹給全世界,李曉龍在米國被稱為傳奇,讓kungfu一詞出現在了英文詞典中。 程龍和李聯結的電影除去票房之外,光正版錄像帶、DVD、視頻點播這些渠道就在全球賣出去了超過百億人民幣,在全球范圍內被觀眾熟知...... 挨個吹噓一通,吹完程龍、李聯杰,再吹吹張一謀。 程龍的電影或許還不那么明顯,更多的是敢打敢拼,但是李聯結的好幾部電影,都充滿了強烈的愛國主義和民族主義色彩。 不可否認的是,他們兩個巔峰時就是毫無疑問的世界巨星。 程龍當年拍《我是誰》在鹿特丹選址的時候,當地市長親自陪同,路過一棟21層的大樓時,程龍隨口說了句那棟樓可以拍跳下來的劇情。 市長就說:那棟大樓是不對外開放的,但如果你要是把它拍到你的電影里,我就馬上申請對劇組開放。 程龍才回去改的劇本,完成了他個人電影動作的巔峰之作,也成為中外眾多影迷爭論的焦點。 那場戲直接導致當地政府封路,調來大批警察甚至軍隊,足以見程龍的影響力。 有人說李曉龍拍電影要對手命,程龍拍電影要自己的名,而小鮮肉拍電影要觀眾的命。 那年《紅番區》,跳陽臺那場戲沒有任何保護措施,一跳成名。 斯皮爾伯格后來問他那場戲是怎么跳的,程龍就說直接跳。 然后程龍問斯皮爾伯格,《侏羅紀公園》里的恐龍是怎么做的,斯皮爾伯格說就是不停地按鍵盤。 他們兩個巔峰時在全球的人氣和影響力毋庸置疑,只是現在已經沒有多少人記得了,甚至還有人說當初他們去好萊塢就是拍拍小成本電影打打醬油的。 在國際上有些名氣的都夸了一通,當然也少不了自己了。 “在以往的好萊塢大片中,都是米國人拯救了世界,長時間下來,全球各地的觀眾都對這種情節習以為常了,而其他國家的電影在全球并不賣座,這就導致同樣的情節,會得到不一樣的反饋。 我舉個栗子,《明日邊緣》在海外上映的時候就被不斷地質疑,就因為是咱們華國人拯救了世界,《戰狼》前幾天在海外大規模上映,吳經拼出了華國人的驕傲和血性,但《戰狼》在國外公映的時候,很多外國人卻說:華國人沒這么厲害吧? 這就是電影的力量,它在潛移默化地影響著我們的思維,甚至我們國內的觀眾都有大量質疑《戰狼》過度表現個人英雄主義,不合“實際”。 但同樣的個人英雄,好萊塢大片在國內上映時,這些觀眾就會自然而然地無視“實際”,反而大呼過癮。 這是我們電影人的責任,文化產業是一場看不見硝煙的戰爭,我們沒能守好我們的陣地。” 唐安略帶些無奈的語氣說出了大家都知道的現狀。 “但是!” 語氣一轉,唐安一臉嚴肅,“如今我們國家的電影產業越來越成熟,也是該全面走出國門的時候了,我知道《戰狼》在國外不會大賣,依然是花費了不小的代價,讓這部電影在全球60多個國家和地區大規模開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