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耿邑-《晉乘》
第(1/3)頁
//已經修正
伯宗很快就命令匠人,打造出了他畫出來的攻城房車和載人房車。
這些工程器械上面都裝配了皮革和木頭來作為防護。
他們測試了一番防火、防砸、防刺的性能,可以說是非常優越的了。
唯一美中不足的就是輪子,運轉起來是不太靈巧的,只適合在非常平的平地上來使用。
更何況戰場上的情況是比較復雜的,狄人的城邑也不僅僅是平地。
這一點就急需要改進,但是姬獳支不出什么招來,只能讓他們慢慢的去改進。
在這一方面,暫時緩一點是沒有關系的,他現在要急去耿邑。
畢竟上一次長狄送給趙盾的牛、羊、馬,基本上全部都在那邊。
他得帶著工匠過去,整合一下那邊的資源,確保明年春耕的時候,整個耿地都有牛羊馬可以用。
趙氏被公室的兵卒滅掉,那么自然也沒有別人來分資源。
像是原本的歷史軌跡,欒氏和郤氏帶著頭滅了趙氏,他們分的好處自然也很多的。
而且得到的其他誠意他也交給了公室的羊舌氏和祁氏來管理。
后來發現不對頭,郤氏和欒氏吸取了趙氏的資源之后,又變得強勢起來,馬上就要變成第二個趙氏了。
所以他在韓厥的提醒下,他將趙武再復立起來,將欒氏和郤氏占領趙氏的資源還回去,這樣就可以平衡諸卿。
但是現在不同,滅掉趙氏,只有姬獳出了大力,那么趙氏的土地和資源就全部都可以收回公室了。
姬獳很快到達了趙氏的大本營,耿邑。
趙氏得到耿邑,還是五十六年前,趙夙帶兵討伐耿、霍、魏等三個小國有功,被晉獻公封賞。
但是趙氏卻沒有以耿作為他們的氏,這是因為周穆王曾經封他們的祖先造父于趙。
魏國故地分給了畢萬,畢萬的先祖是受封在豐鎬之地的,當初畢國滅亡,畢國的后人只能流落到晉國,或者戎狄。
他們被封到了魏地,也就是魏國所在地,就以此為氏,逐漸發展成為今天的魏氏。
晉獻公出手可真是闊綽,那么大的地方說封就封,一點不帶猶豫的。
說來還是這些地方,開發的程度還不夠,地廣人稀,國君的精力壓根管不過來,只能分封給別人去管。
而三個反賊之一的韓氏則是出于古韓國,和晉國公室沒有什么關系,有人說是出自曲沃桓叔的次子,實際上并不然。
這耿的地帶就可以比得起一些小國了,大致與魏地差不多。
耿地肥沃,基本上領地全部都是平原,可以說是千里沃土了,姬獳看著這塊地就有些眼饞。
現在生產力上來了,有澮水和大河環繞的耿地,經過一番治理之后必然是一塊大糧倉!
姬獳已經將耿邑的趙氏子弟清理的差不多干凈,所以這片地方暫時缺人管理。
差不多可以將這里作為縣制度的試點。
原本的人口制度不變,還是以比、閭、族、黨、州、鄉作為戶口單位。
耿邑也要改名成為耿縣了,耿縣的最高長官就稱作縣長,正式統領一縣的事務,不需要再對這片領土上的那些小貴族負責,也不需要受他們的制度約束,國君那邊下什么命令,這邊就怎么做。
一族設立一名族長,族中還設立族老,掌握人民的教化,讓人民知道榮辱和道德。設立族稅以掌握稅務的繳納,另外設立族吏,負責治安問題。
一州設立一名州長,統轄往下的區域,并且將事件向縣長匯報。
其實鄉的級別,基本就是邑宰了。
一層對一層負責,將事情往上匯報,到了縣長這層,就將事情上報給國君。
收稅,直接層層遞交,給到國君那邊,并且縣內廣修糧倉存糧食,以備災年。
也就是說,國君的命令可以下達到基層單位,而不用再和小貴族起沖突了。
這一大片地方的政令、法律全部都統一,這樣的效率就高。
自然也是需要輔佐的,原先的縣師就是為了輔佐邑宰而設立。
不過姬獳在外面加了一個縣尉,統領一縣的治安,手中掌握少量兵卒。
姬獳此次帶了三百名上陽的士兵來到這里,為了保護自己的安全,還為了敲打那些不聽話的家伙。
后面還跟著士燮,以及耿臼。
這一次姬獳親自過來,是想要設立縣制,但這種制度并不能一蹴而就,隨口說說,讓底下的人去做就能行的。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建宁县|
越西县|
富顺县|
鄂温|
清镇市|
丁青县|
罗平县|
定南县|
广河县|
泗水县|
阿克陶县|
绥中县|
弥渡县|
建昌县|
奉贤区|
团风县|
巨鹿县|
驻马店市|
称多县|
鄄城县|
海丰县|
黄冈市|
锦屏县|
大竹县|
丽江市|
财经|
兴城市|
瓦房店市|
恩平市|
南漳县|
开江县|
团风县|
安徽省|
安新县|
闽侯县|
蚌埠市|
新河县|
垫江县|
集贤县|
兴海县|
成武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