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章廣福號-《狂野北美1846》
第(1/3)頁
在18世紀末期到19世紀中葉,原本流行于北歐的斯庫納帆船,開始在北美地區大行其道,這種排水量從200噸到2000噸都有的大型縱帆船,最少的時候只需要8~10個人就可以操縱,在加入橫帆以后,適合于跨大洋航行的季風,因而受到廣泛喜愛。
還有一種前桅高(主桅)后桅矮的凱奇縱帆船,又稱作巴爾的摩快帆船,在北美也很常見,多用于中美洲及加勒比海短途運輸。
夜色籠罩著峽灣
明亮的月光從天際無孔不入的揮灑下來,映照著海面上波光粼粼,能夠清晰的看到停泊在峽灣里的十幾艘帆船側影,哪一艘是“廣福”號呢?
“爺,那一艘就是廣福號,連我在內一共有27名水手,如今船上只有不到20人,船長叫做林正水,是少幫主林占元的叔輩的人。”一名俘虜的船員神情畏縮的說道。
李察順著俘虜的指引看去,只見一艘三桅加了橫帆的斯庫納帆船靜靜的停泊在峽灣內,在月色的映照下,高大的桅桿和流線型的剪影顯得非常漂亮,在峽灣波濤里載浮載沉。
這種斯庫納帆船一般用的都是普通的木頭,而并非木質戰列艦使用的優質北美橡木,所以相對廉價得多,使用年限也短。
這種船在北美沿岸和五大湖地區都能建造,相對較為普遍,跨洋載貨能力也不弱。
估摸著能夠運載近100噸的貨物和一百六七十名乘客,跨洋抵達北美。
此次“廣福”號抵達圣弗朗西斯科,除了運送121名豬花,還有少幫主林占元帶來的20多名幫中好手,貨物有300擔生絲,220擔茶葉及部分瓷器,這都是非常搶手的貨物,價錢高昂。
121名豬花被安排到玫瑰莊園去訓練,20多名幫中好手直接就加入北美分舵,可是他們還沒有來得及熟悉情況,就被大唐會打了個措手不及。
除了少數被亂槍打死以外,其他的一網成擒。
岸邊就有現成往來的小舢板,眾人合力推了兩個小舢板下海,然后向著廣福號而去。
此時約莫凌晨零時許,只有潮水一波又一波的“嘩啦啦”聲音,海灣里停泊的帆船大多有水手值夜,也有人看見了兩艘小舢板入海,但都明智的閉上了嘴巴。
來者有20多人,明顯都是全副武裝的牛仔,只要不是找自己的麻煩,多一事不如少一事。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合阳县|
衡南县|
堆龙德庆县|
沈丘县|
富顺县|
宁强县|
金塔县|
宜州市|
浏阳市|
安龙县|
壤塘县|
师宗县|
鲁甸县|
株洲市|
巴里|
托里县|
蕲春县|
定州市|
仁化县|
玛多县|
宝丰县|
威信县|
松原市|
伊宁县|
余姚市|
广汉市|
内丘县|
京山县|
太保市|
磴口县|
达拉特旗|
武城县|
册亨县|
阜城县|
航空|
宜宾县|
清水河县|
诸城市|
济南市|
渝中区|
眉山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