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見此情景 泰勒上將的臉色鐵青,片刻之后才從牙縫里擠出了兩個字兒;“無恥!” 誰都知道左輪火槍威力小,普通左輪槍有效殺傷距離在50米左右,騎兵式左輪火槍加長了槍管,加大了火藥量,勉強能夠將有效殺傷距離擴大到120米至130米左右,這已經是極致。 問題在于 在極限殺傷距離上,左輪火槍子彈的威力并不足以破開重型胸甲。 那些被擊斃或者擊傷的大唐王國騎兵,大多是運氣不好,子彈打在面門上或者胳膊上,大腿上,因此才有少量死傷。 大部分子彈威力都被胸甲吸收,打了個寂寞。 反觀美軍可就慘了,這些輕騎兵們百分百的承受了左輪火槍的威力,甚至在逃跑后,依然被大唐王國騎兵從背后追著打,尸骸綿延足有2公里多遠。 這完全是不平等的戰(zhàn)斗,泰勒將軍兜頭吃了那么大一虧,滿腔怒火無法發(fā)泄,鐵青著臉問道;“確定森林里沒有埋伏嗎?” “沒有,將軍閣下,我們都仔細探查過了,既沒有伏兵也沒有可怕的重機槍。” “那就好,命令炮兵前出,對敵事實無差別轟擊。” “遵命,將軍閣下。” 美軍炮兵立刻行動起來,抽打著馭馬,將24門9磅拿破侖大炮從隊伍后方牽引出來,還沒有等到火炮開始架設,大唐王國騎兵已經掉頭跑了。 遠遠的看到美軍再次推出了野戰(zhàn)火炮,大唐王國的重騎兵們就像受驚的兔子一樣,立馬勒轉馬頭逃跑。 這一次 大唐王國騎兵足足向后方退了七八公里遠,差一點兒退出野樹林的范圍,也讓出了原本占據的最狹窄地段,眼前的森林至河岸的草地寬闊了許多,兩者間距離擴大到850~900余米之間,戰(zhàn)場更為開闊。 沒辦法 泰勒上將捏著鼻子指揮大軍壓上去,再次祭出了24門9磅拿破侖野戰(zhàn)炮,準備用炮火迫使大唐王國騎兵繼續(xù)后退,雙方在廣闊的原野上展開決戰(zhàn)。 這樣的話 美軍輕騎兵能夠充分利用廣闊的空間靈活游斗,不至于避無可避,被敵人胸甲重騎兵狠狠的碾壓。 孰強孰弱,在于能夠靈活應用已方的長處,克制對方的短處。 胸甲重騎兵只是在特定的戰(zhàn)場環(huán)境下無可抵擋,只要擁有充分的閃避游斗空間,輕騎兵并非不能與之一戰(zhàn)。 泰勒將軍深信; 只要美軍采用合理的戰(zhàn)術,就能夠在對方身上狠狠咬下一塊肉來,予敵重創(chuàng)。 美軍持續(xù)壓上,直到距離大唐王國騎兵隊列1.5公里左右時才停下腳步,然后,第三次將24門也在拿破侖火炮推到陣列的前方,準備全力炮擊。 奇怪的是 此刻大唐王國騎兵并沒有半步后退,金盔金甲的魔王李察渾身散發(fā)著生人勿近的冷意,手指輕輕向前一揮。 尖利的哨聲響起,只見左側的森林中大批士兵扔掉身上的草木偽裝,露出整整27架風暴重機槍,重機槍相隔30余米,每個重機槍周圍都有六名士兵保衛(wèi)。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