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一夜過去 次日,天地間一片銀裝素裹,夜間下了好大的雪,將城堡和奧馬哈市全都變成了童話世界。 李察從一片雪臂粉臀中醒來,精神抖擻的前去沐浴洗漱。不一會兒,他穿著睡衣來到歐式的高大窗戶前,手端著一杯咖啡向外看去。 從位于高地上的要塞向下俯瞰,雪后的奧馬哈城美麗景色盡入眼底,這是一個人口10多萬的邊境城市, 從這里向南約370余公里,順著密蘇里河可以直達美國中部交通樞紐堪薩斯城。 從這里向北百余公里,沿密蘇里河上溯可達蘇城,繼續向北就抵達南達科它省首府皮爾城,那里是大唐王國沿河的另一個軍事重鎮,軍事貴族封地密集的好地方。 這三座城市的鮮明特征,都是沿密蘇里河而建,這條浩浩蕩蕩的大河孕育無數肥沃的沿河土地,其形成的廣闊沖積平原和森林濕地,是人類和動物的樂園。 從奧馬哈城向東深入不遠,就是五大湖地區的重鎮達文波特和芝加哥,這幾個城市處于同一緯度上,氣候四季分明,地處廣闊的中部大平原上,物產豐富,境內溪流縱橫,是難得的好地方。 可惜奧馬哈城地處邊境,受先天條件所限,工業經濟一直沒有發展起來。 這里是農牧業生產的重地,城市里主要的工業是豬牛羊肉食品罐頭廠和手工皮革作坊,還有數十家槍匠作坊,釀酒作坊,熏肉作坊,這里出產的奧馬哈火腿相當有名,是當地特色美食之一。 李察端起手上的熱咖啡喝了兩口,深邃的眼神凝視著積雪覆蓋的平靜城市,忽然自信的笑了,露出一口雪白的牙齒。 他計劃; 等到拿下河東岸的廣闊土地,就要在奧馬哈城這里建一座大橋,一橋飛架東西,天塹變通途。 到了那時 奧馬哈由于地處溝通南北東西的要道上,巨大的物流和人流匯集,難道還怕經濟發展不起來嗎? 等到了今年6月份,歷時7年的中部鐵路將要全線修通,從王國腹地長安城(舊金山),薩克拉門托一路向東抵達鹽湖城,再從鹽湖城翻越內華達莽莽群山向東,總計約510公里就可直抵科羅拉多高原上的桃源市,從桃源市繼續向東約732公里就可抵達奧馬哈。 這是大唐王國中部鐵路干線,也是順著原太平洋鐵路的舊址修建的超級工程,被稱之為中部鐵路,又稱“內華達鐵路”。 根據事先安排的軍事動員計劃; 從1858年2月份起,每個月將安排不少于10艘大型移民船抵達神州沿海各口岸,將訓練已達6個月之久的新兵,以每個月1.6至1.8萬人的運送速度,安全送抵北美橡樹灣港。 橡樹灣港是長安城(舊金山)以北帕納縣所屬沿海港口,這是一座完全的軍港,也是王國風帆艦隊的駐地,附近的橡樹鎮是個萬余人口的小鎮,鎮上居民大多是海軍官兵的家屬,海軍船廠職工和部分漁民,保密性較好,有一條支線鐵路連接至沿海鐵路和中部鐵路網。 因此,這里也被選作為大陸新兵的北美登陸港口。 在此地稍事休整后,大陸新兵將會重新編組后送達鹽湖城軍事基地,并在此展開實兵實彈訓練和高難度的戰役戰術訓練,枕戈待旦。 至1858年底,大唐王國全年將增加超過20萬名訓練有素的大陸新兵,這將是一支足以左右北美形勢的強大機動野戰兵團,士兵們經歷長期完整的軍事訓練堪稱精銳,絕不是美國南北方的志愿民兵能夠比肩。 在天堂島,大唐王國還擁有5萬名訓練有素的志愿民兵,可以根據情況隨時調遣。 經過上述的周密安排 大唐王國在不需要經過軍事動員,不影響經濟發展的情況下,就能夠動用接近40萬人的軍隊,其中可用于野外機動作戰的超過30萬,絕對堪稱大手筆。 大唐王國政府和王室為了支撐如此龐大的軍事動員行動,僅大陸新兵一項,就計劃開支3750萬元,這筆錢價值750萬英鎊,其中由王室內務府承擔2/3,王室財政和銀行貸款以4:6的比例,各承擔剩下的部分。 也只有李察這樣的巨大威望,才能夠壓制住各方非議強力推行該計劃的實施,為最后插手北美戰局準備足夠的雄厚軍力,一戰定乾坤。 鷸蚌相爭,漁翁得利。 李察為了穩坐釣魚臺,這兩年在軍事上花費的資金可不少,除了騎兵和要塞防御部隊以外,全軍步兵換裝新式柯爾特1857式栓動步槍,這是一種類似于原時空“毛瑟1888式”栓動步槍,射程遠,精度高,相比較英國軍隊裝備的11毫米發射黑火藥的米尼步槍飛躍了一個層次。 柯爾特1857式栓動步槍引領世界步兵武器潮流,采用60多項革新技術,新式無煙槍彈采用諾貝爾實驗室的硝化甘油炸藥,這是一種世界領先的無煙炸藥。 得益于諾貝爾先生的發明,大唐王國續鞏固了在化工領域的先進地位,尤其是黃色無煙炸藥已經開始批量生產,廣泛應用到軍工領域。 柯爾特武器公司新設計的7.92mm無底緣瓶頸子彈,奠定今后一個半世紀的槍彈設計外形,引領步兵武器風氣之先。 新式步槍的槍膛內刻有膛線,射擊距離遠,威力大,精準度高,子彈有效覆蓋面積達650碼至700碼之間,在800碼以內都有很強的殺傷力。 相對于俗稱“十三響”的柯爾特連發步槍(長管款)最多350碼的射擊距離,英式米尼步槍600碼的射擊距離,新式柯爾特1857式栓動步槍無疑威力更大,精度更準,更致命,所以成為全軍換發步兵武器裝備的重點。 至于王國騎兵,依然裝備使用柯爾特(短管款)連發步槍,這款步槍已經用實力證明,在顛簸的馬背上,密集的火力比射擊精度和射程更重要。 步兵另一項新裝備就是制式木柄手榴彈,該武器已經在兵工廠大量生產,屯集,但是并沒有下發部隊,而是作為殺手锏捏在手中,準備在重大戰役中一鳴驚人。 李察的本意,是要將手榴彈這種新銳武器投入到攻克芝加哥的重大戰役中。 城市巷戰無論今后還是將來,都是一個陸軍強國無法回避的重大課題,大唐王國在該領域并沒有現成的經驗可汲取,只有邊摸索邊實踐。 在內華達山腳下的鹽湖城中,兵營里修建有大量城市建筑,這里將做為實兵實彈演練場,為摸索城市攻堅戰中各種戰法奠定基礎,然后接受嚴酷戰爭的考驗。 這些用士兵生命和戰火錘煉得到的寶貴經驗,將會形成一整套城市作戰條例,用于建設一支攻無不克戰無不勝的強大陸軍。 戰爭從來就不是兒戲,動輒賭上國運。 李察是個極有大局觀的人,多年來一直為了戰爭在囤積物資,如今更是早早準備投入巨資,訓練大量大陸新兵,為參與北美爭霸做好一切準備。 哪怕花費重金,也在所不惜。 他信奉“沒有人能夠無緣無故的取得成功,努力都在別人看不到的地方”,縱然有開掛的遠見卓識和金手指,在這種數百萬人激烈拼殺的北美戰場上,也只不過滄海一粟罷了。 想要扇動蝴蝶翅膀改變歷史,就要從一點一滴的基礎做起,引導大唐國民向著自強自立自信的方向轉變,以“天朝上國”的身份自傲,樹立民眾強烈的民族自信心,對于王國深深的歸屬感,以流淌著高貴的華夏血脈而自豪。 在這其中,加入一些李察想要加入的東西,比如鐵血好戰,忠君愛國精神,具備很強君主個人風格烙印的侵略性,貴族和軍人崇高的榮辱觀等等,形成獨屬于大唐王國的鮮明印記。 就像英國佬經常喜歡掛在嘴上念叨的那句話;“大英帝國的威嚴不容詆毀。” 英國稱霸世界百余年,帶來的是全體國民高度的榮譽感和自豪感,在未來的第1次和第2次世界大戰中,英國佬主導著強硬的歐洲盟國贏得最終勝利,延續盎格魯-撒克遜人在世界舞臺上的輝煌。 大唐王國也需要這樣的國民認同感和高度榮譽感,不是去學英國佬。而是重拾“漢唐精神”,找回過去輝煌的歷史記憶,抹去滿清強加給漢人的奴性,重塑高度愛國和自信、自強、自立的民族精神。 李察已經準備好了一句話;“明犯大唐帝國者,雖萬里必誅之。” 現在暫時沒推出,一來是國力不足以稱霸北美,二來沒有恰當發飆的契機,三是國民教育在持續推進中,尚需時日發酵并獲得普遍認可,那就是一場接一場的輝煌勝利,才能奠定國民的普遍信仰和強盛民族自信心。 真要說起來 大英帝國作為引導爭取工業革命的歷史先行者,率先踏入了工業化社會,在19世紀中葉殖民地已經達到2200萬平方公里,工業產值占據世界份額的1/3,是不折不扣的世界工廠,正在步入維多利亞最輝煌時期。 從克里米亞戰爭后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