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電影沒有票房,你也別指望分成了!” “且待我馬上修改!” 一聽說沒錢分,曹操立刻改了口風,老老實實去修改了。第二天,就把新的劇本提交上來,麥小吉看了一遍,哭笑不得,故事框架沒變,只是把直接贊美曹操的部分改了,但還是竭盡全力的自夸! 新劇本中,大肆描寫曹操與蔡文姬之父蔡邕的友情,兩人如何志同道合,蔡邕如何夸贊曹操有才,甘拜下風,以及蔡邕死后,曹操如何哭得死去活來,發(fā)誓要將故友唯一的骨肉從匈奴換來。 要看這個劇本,會給人以錯覺,曹操是個重情重義講誠信的大好人大善人大才子。 “不行,不行,這個情節(jié)只能作為點綴,否則跟上一個沒有區(qū)別。”麥小吉又把劇本打回去了。 “還要改?” “丞相,你以為一個劇本那么好通過的,多少編劇都改瘋了!” “嘿嘿,我心胸寬廣,肚可撐船,自是不會瘋掉。” “咱能不能別自夸了?” “實在找不到自身缺點。” 暈死,曹操還是個自戀狂,不過,他確實有資本傲嬌。想到一個問題,麥小吉問道:“丞相,你老是自夸,是不是不想破壞在文姬心中的形象?” “文姬恨我,如何自夸,也改變不了。”曹操坦誠道,還發(fā)了個嘆息表情。 “后人傳你暗戀文姬,有這回事兒嗎?” “怎會!那蔡邕與我,如師如友,我對文姬只有憐憫呵護,并無他意。若我有心,大可將其娶回家中,何必再讓她嫁與董祀!”曹操不承認。 “難說你是怕委屈了文姬,你的老婆數(shù)量可不少啊!” “為曹氏開枝散葉,我義不容辭!” 又開始吹上了,廢話少說,麥小吉指出劇本缺陷,讓曹操認真修改,最好跳出來,以局外人來看待自己。 終于,半個月后,蔡琰和曹操的劇本都提交了上來。 先看了曹操的,麥小吉深受觸動,曹操坦言,接文姬回來固然有這樣或者那樣的理由,但更看重文化的傳承,蔡文姬的腦中有一座知識寶庫。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