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常德之戰(一)-《伐清1652》
第(2/3)頁
火炮陣地上,一字排開,橫列著十二門兩千斤左右的大號紅夷大炮,三十多門滅虜炮,雖然型號大小各異,但放在一起,也算得上整齊威武。
還是那句話:在火器上,大西軍實在太窮了。占據西南一隅,除了倚靠繳獲,火器生產能力并不高,軍隊的火器裝備率自然也不高,全軍十幾萬人,不超過五個火器營。
而如今殿前軍能一次性拿出幾十門火炮,還是五年之內,一路積攢而來的。
這也就是為什么孫可望一心要鞏固廣西,伺機拿下廣東的原因了——短時間內,軍隊大規模裝備先進火器,取得對清軍的火器優勢,還得靠廣東的人力,物力,財力,以及和澳門葡萄牙人的武器貿易。
不過,面對沈永忠這樣的對手,常德之戰最關鍵的地方已經不是破城了,而是破城之后的巷戰。畢竟城內還有數百八旗兵和包衣,有他們壓陣督戰,這守城的三四千綠營,就基本上不可能一擊而潰了。
而為了最快速度拿下常德,盡可能減少士兵的傷亡,孫可望在沅州的時候,便已經將一個營的火器部隊和一個營的戰兵混合在一起,組成了新編第一大營,營中將士被分成了二十人一隊的作戰小組,五個小組組成一個中隊,以適應小規模巷戰的需求。
這兩營兵馬,五六千人之眾,經過大半個月的訓練,基本上已經能夠熟練地進行配合,將火器,弓弩和刀槍根據各自的特點列陣作戰。
當然了,這些士兵能如此快速地完成適應性訓練,并不是因為孫可望出了什么良謀,或者說他天生就是個良將的種子,一上手就能調動千軍萬馬聽令行事,而是因為這本來就是殿前軍中的精銳,士氣和紀律性都是五萬大軍中最頂尖的存在。
就和其他每一個中隊長一樣,作為今日攻城的核心戰力,殿前軍前百總,今新編第一大營第一大隊,第三中隊的中隊長陸長川,正抓緊時間,給手下的小隊長和將士傳達攻入城中之后的作戰要點。
“我們中隊的任務是掃清西門南側的街道,防止清軍趁亂逃跑,同時還要策應攻入城中心的第二大隊行動。
一會等大炮轟塌城墻之后,我們就跟在第一中隊的后面沖進去,大家記住了,沖進去之后,跟著各個小隊長,往右手邊行動,誰要是還分不清左右手的,軍法處置!
然后,所有人都要以小隊為作戰單位,不準單獨行動,每個小隊的副隊長要時刻注意,以西門城樓為參考,不要沖得太遠了。如果需要支援,就吹軍號警報......”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柞水县|
建水县|
抚州市|
北辰区|
达孜县|
昌平区|
视频|
黄平县|
长沙县|
瑞丽市|
永兴县|
鱼台县|
延津县|
延寿县|
二手房|
荣昌县|
临桂县|
迁西县|
淅川县|
马公市|
绍兴市|
佛冈县|
绥棱县|
荥阳市|
尚志市|
井研县|
通州区|
江源县|
淮北市|
武汉市|
县级市|
阳新县|
涪陵区|
民勤县|
女性|
如东县|
安溪县|
灵宝市|
安溪县|
当涂县|
睢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