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四十二章 權術(續)-《伐清1652》


    第(1/3)頁

    屯齊率領清軍主力撤出長沙城的第二天清晨,前一天已經在寧鄉匯合了賀九儀,張岳,劉鎮國等人統帥的萬余大軍之后,白文選率領殿前軍近三萬精銳徑直抵達了長沙城外。

    不過,因為孫可望有令在先,白文選和賀九儀等人并未搶先入駐長沙,爭奪勝利果實,而是派劉鎮國,張岳兩人率本部人馬部署到了湘陰,平江一帶,沿著汨羅河布防,并派出哨馬時刻監視清軍動向,但是也不敢再孤軍深入了。

    這天傍晚,李定國才親自率領本部主力抵達了長沙城,并在入城時受到了當地大半鄉紳大族和城內百姓的熱烈歡迎。

    大西軍斬殺酋王尼堪,擊敗清廷二十萬大軍,二度光復長沙,局勢早已經逆轉,之前一直不敢明目張膽支援抗清事業的那些鄉紳大族,南明舊臣們,此時大半都已經拋頭露面,主動出來主持大局了。

    便連崇禎時期的工部尚書周堪賡,江西巡撫郭都賢,都已經跟在了李定國大軍的后面,于十一月二十九號那日,攜家眷入了長沙城。

    這兩位可是永歷皇帝親封的戶部尚書,兵部尚書,但是礙于當時永歷朝廷危在旦夕,抗清局勢危急,兩人都沒有前往上任。

    如今,這兩個一直隱居不出的南明舊臣跟隨李定國入了長沙城,已經足以說明此次衡陽大捷對于人們的震動,這也怪不得那些長沙本地的鄉紳大族們敢于拋頭露面了。

    其實,無論是桂林大捷擊殺孔有德,還是衡陽大捷擊殺尼堪,其政治意義都遠大于軍事意義。

    畢竟,殲滅的孔有德所部不過幾萬人,殺傷的清軍主力不足兩萬,真滿州兵也不過四五千,其余大多數是充當前鋒肉盾的包衣兵,清軍的野戰兵團核心兵力根本就是根基未動。

    要知道,為了防御鄭成功,僅僅是福建一省的綠營兵兵額就超過了十萬,雖然清軍中將領吃空餉的問題也不輕,但還不至于像明朝廷一般,兵額十萬,實額三五萬的程度。

    可這兩次大捷對于明清雙方的震動,對于抗清士氣的提振,卻是不可估量的!

    在之后的幾天里,李定國在長沙主持大局,借助周堪賡和郭都賢兩人的影響力,打著永歷朝廷的旗號,很快就籠絡到了湖南本地的大批南明舊吏,隨即便臨時安排了各地的大小官吏,加強了大西軍對于湘東地區的治理和控制。

    當然,最終各地官吏的部署和委任,還得由孫可望這個國主和所轄的貴陽六部來主持。但大戰在即,最關鍵還是糧草人丁的快速征集,所以只能是暫時先向這些地方的胥吏官紳讓渡出部分權力,等擊敗清軍之后,再重新洗牌。

    而也正是這段時間,孫可望雖然正在常德緊鑼密鼓地部署長江防線,洞庭湖攻勢,同時協調貴州,云南,洞庭湖以西諸縣的糧草征集,調運工作,但還是抽出時間來寫了幾道圣旨,然后蓋上了永歷皇帝的大印,派人送到了長沙去。

    圣旨的內容自然是對李定國,馮雙禮,馬進忠三部人馬的嘉獎封賞,并許諾了給三位主將在徹底擊潰清軍主力,收復岳陽之后,封王授爵。

    當然如此,且不說馮雙禮和馬進忠,李定國取得如此大勝,若是不封王,那就真的是難以安撫軍心了。

    這就是又打又拉了,在給李定國親手系上金腰帶,將他的地位壓到和劉文秀,李來亨一樣的高度之前,得先畫大餅,給甜頭,才能讓李定國本部的人到時候說不出話來,才能讓其余得了好處的諸將到時候團結一心支持自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株洲市| 昂仁县| 文山县| 上思县| 西峡县| 湘西| 江门市| 道真| 宁南县| 女性| 九龙坡区| 临西县| 樟树市| 道孚县| 抚顺县| 涪陵区| 新乐市| 遂昌县| 钟山县| 马龙县| 宁远县| 大埔区| 阿拉善右旗| 开封市| 加查县| 达孜县| 自贡市| 孝昌县| 常熟市| 东乌珠穆沁旗| 竹山县| 辽源市| 密山市| 晋州市| 乐东| 牙克石市| 晋州市| 武定县| 绍兴县| 辽中县| 太白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