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五章 臥底王夫之-《伐清1652》
第(1/3)頁
崇禎十六年,張獻忠率部進攻長沙,與明朝官軍進行激戰,湘江西岸,岳麓山山腳下的岳麓書院在混戰中毀于一旦。
永歷七年,秦王孫可望率軍擊敗清軍主力,收復湖南, 后急令千里迢迢從江西投奔而來的工部侍郎,六十六歲高齡的宋應星主持岳麓書院的修繕工作。
經過上萬新兵,近千工匠一個多月的努力,數年前,岳麓書院前延至湘江西岸,后延至岳麓山巔, 亭臺相濟、樓閣相望、山水相融的壯麗景觀又隱隱有了恢復。書院的講學、藏書、祭祀三大功能也得到了基本的恢復和發展。
在各個武器工坊占用了大部分工匠, 湖南各地修繕水利又消耗了大部分新兵的情況下,孫可望也不愿意耽誤農時軍事,把有限的人力物力財力浪費在形象工程之上,于是便聽取了王應龍,宋應星等人建議——“危難之際,一切從簡,天地合祀”。
于是乎,宋應星直接擴建了岳麓書院左側的文廟,孫可望也奏請永歷要求改制,簡化祭祀大典的程序,改文廟為“奉天宣圣殿”,置各先圣像神位于殿中。又建圜丘于岳麓山之陽,作為“祭天冊封大典”所在。
而隨著“岳麓書院”,“奉天宣圣殿”,“圜丘”等建筑陸續落成,西南五省的文人學子,甚至是湖北,江西, 廣東,南直隸的南明舊臣們,在聽到永歷皇帝移駕長沙之后,都重燃了反清復明的希望,紛紛前來效力。
看著十二級臺階之上,一對方形柱之后,白墻青瓦,威儀大方的岳麓書院大門,周睿心中激動萬分,他是云南省鄉試的第五名,此次前來長沙,便是為了參加即將在此處舉辦的會試的。
周睿帶著兩個家仆邁上臺階,穿過大門,之后又過二門,花崗石的門框,左右各開辟了一條過道通往南北二齋。
穿過二門之后,周睿便來到了講堂,講堂位于岳麓書院的中心位置,是岳麓書院的教學重地和舉行重大活動的場所, 也是書院的核心部分, 此時正有來自各地的上百個學子在此議論紛紛,其中居然還有不少紅毛怪。
孫可望雖然還沒有足夠的威望使得天下文人學子主動為自己效力, 但借著永歷皇帝,明朝三百年正統,華夷之別的大旗,這些或不愿意尊奉清廷,或想要在抗清大業中建功立業的有志之士,都能夠克服心中的障礙,來“投賊”。
周睿挺了挺胸膛,昂首闊步,四處張望,看著眼前的一切,頗為震撼。
云南的文教事業,相較之下確實遠不如湖南等地,加上現在岳麓書院匯聚了數省的精華,便是那些受到了西學影響的人也不在少數,更何況還有紅毛傳教士在這里說些奇奇怪怪的話,這些都讓周睿驚奇不已。
與此同時,他那份鄉試第五名的傲氣也蔫了不少,原本昂首挺胸,春風得意的一個人,眨眼間就顯得有些精神不振了。
不過,好在周睿很快就看到了當初在昆明考試時認識的,也同為舉人的朋友,心情頓時又開朗了起來,忙走過去打招呼道:“葉兄,胡兄,咱們又見面了!”
那兩個儀表堂堂的男子聞聲抬頭一看,發現是熟人,也開心地笑了起來,其中那個年長一些,名叫葉文遠的男子道:“周兄,你終于來了,我和胡兄已經在這等你兩日了?!?
“是啊,真的沒想到,這天底下真的有紅毛夷人,我以前聽說的時候還不信?!蹦莻€名叫胡匡正的男子掩著嘴,低聲譏笑道。
“葉兄和胡兄,快和我說說,這兩日你們都聽到什么有趣的事,我這初來乍到的,也不知道書院里是什么情況?!敝茴V钡?,他在路上聽說大典就在兩日后,會試就在大典之后五日,如何能不急?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垫江县|
新乡市|
岢岚县|
玉龙|
兴宁市|
轮台县|
金乡县|
平乡县|
贵溪市|
武定县|
民和|
衡阳县|
石景山区|
罗甸县|
和平区|
会昌县|
通海县|
莫力|
容城县|
那曲县|
邵阳县|
清苑县|
响水县|
临清市|
绍兴县|
白山市|
台州市|
洛浦县|
宝兴县|
龙山县|
如皋市|
沙雅县|
师宗县|
右玉县|
天峻县|
团风县|
墨玉县|
安乡县|
永清县|
临澧县|
万源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