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八章 嚴打-《伐清1652》
第(1/3)頁
隨著廣東被徹底收復,福建海澄之戰結束,明清雙方一時半會都沒有能力發起新的戰役,混戰了七八年的西南大地,東南沿海,終于迎來了短暫的平靜。
不過,永歷-大西復合政權內部, 平靜和睦的背后,一場新的風暴正隨著李定國和張名振北上長沙,湖南-廣西“夏糧”征收工作的展開而默默發酵,孫可望已經開始著手“嚴打腐敗”的計劃了。
所謂“嚴打腐敗”,在這個特殊時候自然是有其政治考量的——加強集權,鏟除異己!
孫可望很清楚,在沒有權力制衡和有效監督的官僚政治體制下, 幾乎無官不貪, 所以以“貪污”之名鏟除異己,是最有效的辦法,也最得基層士兵和百姓支持,最快提升聲望的方法。
當然了,不改變體制便期望抑制人性的缺陷,不建立有效的權力制衡體系,監督體系,在獨裁專權的官僚政治體制下,寄希望于既當裁判又是運動員的官員們,亦或者是寄希望于所謂的青天大老爺,明君,海清河晏便是癡心妄想!孫可望還沒有幼稚到這種地步。
幾千年來,人性從未改變,變的是制度,把權力關在籠子里面看似老生常談,可卻難以做到。
不過,他也不否認若是有所謂的明君,有一百個青天大老爺, 以官僚政治唯上高效的殘暴秉性, 確實可以在某一段時間內,嚴打腐敗。
而孫可望,便是要利用這一點,一面清除官僚中當初不得不任用,可仍舊不識時務,尊奉永歷皇帝的異見分子,一面拍拍蒼蠅,保持住基層的高效,順便安撫一下民憤。
基層的高效動員能力,令行禁止的執行力,是孫可望以西南一隅之地打贏這場國戰的根本,他必須借機整治。
當然,這些都只是目的之一罷了,孫可望的真正目的是李定國和張名振,他要借著“打擊腐敗,嚴格預防”的由頭,將“督察司”和“軍法隊”這兩個監督和控制民政與軍隊,只聽命于自己的集權機構,安插進廣東。
畢竟, 湖南和廣西的貪腐問題都那么嚴重了, 難道中央不得提前做好準備,以防廣東重蹈覆轍,弄得民怨沸騰?
換言之,孫可望選擇這個時間挑起“嚴打”不是沒有原因的,這些活動的最主要目的,還是為了他的集權事業。其次,才是要保證政權的高效和執行力。
當然,就如同“科學院”和“科舉改革”,就如同《君主論》和《論李維羅馬史》,孫可望希望能夠借此留下一些火種,改良一些制度,為日后政治轉型做準備。
“國主,這是督察司,大理寺和刑部整理出來的名單,共計一百一十二人,皆是忠良公正之輩。督察院派出三十五人,大理寺派出二十一人,刑部派出六十人,專門負責領導此次反腐行動的偵查,緝拿逮捕和審訊工作。”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卓尼县|
泰安市|
奉节县|
理塘县|
广平县|
瑞金市|
平果县|
文水县|
安远县|
新密市|
澄迈县|
松潘县|
苗栗市|
深州市|
盘山县|
青铜峡市|
无为县|
花垣县|
竹溪县|
安阳县|
宜章县|
揭阳市|
丰城市|
绥芬河市|
阜城县|
怀集县|
衢州市|
沧源|
拉萨市|
宁南县|
大宁县|
皮山县|
南雄市|
柳河县|
叶城县|
德州市|
大石桥市|
洛扎县|
柳江县|
抚远县|
南江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