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第二限制條件:出現的敵人境界不得出現宗師以上。” “第三限制條件:不能一下子出現在敵人的包圍圈中,一開始互相之間的間隔至少隔10米。” “第四限制條件:敵人不得動用重火力以及相應的武裝載具。” “第五限制條件:作戰的場地要求在海上運行的游輪上。” 或許有人會問,既然是模擬訓練空間,那不是怎么難就怎么來嗎?為什么還要加上那么多的限制條件? 這個只能說明想這些問題的人太年輕了。 哪怕是在軍隊里,或許訓練新兵蛋子會一下子用力過猛好殺一下他們的威風,整頓軍紀,接著逐漸加強訓練目標和方式。 不太可能一下子用力過猛把人給搞出心理陰影。 一開始秦莫問進入訓練空間的時候啥也不懂,練了那么兩手槍法以及格斗技巧,自以為能好好“玩”一下。 當系統開始詢問的時候,直接喊了一句隨便。 然后...然后就慘不忍睹。 第一次出現的場景是地球二戰期間的英軍的空中花園行動,降落的方式不是大家印象中的如同下蒲公英雨那樣帶著降落傘跳下來。 而是采用滑翔機,叫做機降,那是比傘降更優解的方式,而且那些滑翔機還可以拆了拿來做防彈的板子,并且西歐地區多平原,的確適合用機降方式進行空降作戰。 接著......因為沒有操作好滑翔機,導致機毀人亡。 第二次是抗美援朝時期,種花家的志愿軍當時在進行抗美援朝第二次戰役中最慘烈的一戰。 長津湖戰役,位于種花家志愿軍第九兵團第七連,負責沖鋒的那種。 接著...在慘烈的戰場中,還沒來得及沖到前面的陣線上,就被炮火轟滅。 第三次是抗日戰爭期間,種花家的南京保衛戰。 這一次秦莫問學乖了,直到戰爭結束那一天才死亡,當然,如果他是想繼續茍著的話大概是能再推遲那么兩天再死。 可惜,那時候他身為后世之人自然知道后面的結果,要不是一開始就是戰爭進行狀態中,他也會冒死請求疏散民眾。 秦莫問無力挽回歷史上的結果,所以只能選擇戰死前線那一條路,做到心中無悔。 更何況他也不想看到大屠殺的那一幕,或許他的犧牲能讓那一幕晚一日發生呢? 這樣便足夠了。 最后,擊殺人數20人,毀掉一輛九五式輕型坦克一輛。 第四次是二戰期間美軍打日軍最慘烈的一戰,硫磺島戰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