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周五。 也就是2017年6月23日。 生產部又校招進了一批所謂的“生產儲干”,對此蘇源已經見怪不怪。 雖然他當年也是這樣子過來的。 但形式不同以往了。 如果可以重來,剛畢業那會,他更傾向于找一份朝九晚五,每周雙休的工作。 一下子招了十個人。 有一本院校畢業的,也有211的,大部分還是二本院校居多。 每年都這樣子。 最近兩年都沒有一個畢業生留下來。 大部分干幾個月就跑路了。 開年以來,蘇源見過幾位新招進來的畢業生。 但那會他才剛升到主管的位置上,陳經理并沒有把畢業生分配到他的手里。 也就開會和每月聚餐的時候有見過幾次面,絕大部分后面就再也沒見過了。 每次這個時候,蘇源都會被陳經理喊過去當成功案例。 然后陪著陳經理和這些畢業生們在廠里溜達一圈。 其中陳經理免不了為這些剛畢業生勾畫美好的藍圖。 什么一年當組長,三年當主管,五年當經理,大概就是這個意思。 妥妥的畫大餅。 有一說一,領導還肯給你畫大餅,說明這公司還是有點前途的,再不濟也可以當個跳板。 最怕是那種餅都不給你畫的,直接讓你在一線埋頭苦干,先堅持一年半載再做定論。 公司文化就是這樣子,蘇源也不想去改變什么。 一開始他也是靠硬熬的。 每月出勤拉滿,加班比誰都積極,處理事情符合陳經理的胃口,加之又趕上了公司快速發展的機遇。 上班沒多久,蘇源便被陳凱松喊過去開會。 說是開會。 其實就是在一群畢業生面前配合陳經理吹噓一下他的成功經驗。 蘇源的興趣并不是很大。 滿腦子都是想著下午下班后回住所,周末帶姜語卿出去玩。 不過該做的表面功夫他還是做的很到位的。 在陳凱松面前,他表現一直很ok的。 見人說人話見鬼說鬼話,這是永恒不變的處世之道。 從早上九點一直聊到十點半。 基本上。 蘇源都保持著一問一答的交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