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劉徹原本就沒有打算怎么處置東方朔,再聽到他的這番話,就更是心情愉悅,憂慮拋之腦后了,當下便笑道: “先生既能及時承認自己的錯誤,又能保持清廉仁愛,朕又怎么舍得怪罪于你呢?” “就賞你十石美酒,一百石肉,拿回家吃個夠吧。” 東方朔當即下跪,大聲喊道: “臣叩謝陛下圣恩!” 聽到劉徹的話,東方朔雖然也是有些欣喜之情,但內心深處卻是難免感到些許的失落。 之所以欣喜,那是因為劉徹確實如他所想,對他可謂是欣賞之至,將他當做能人異士看待,給予他足夠的尊重。 為何感到失落,便是劉徹的言語之中雖然不究其罪,反加賜賞,但卻也絲毫沒有提及升遷之事。 他自征辟詔書下達,被錄用為學士至今,已有數月,可在此期間算上今日,也不過就被召進宮內三次。直到現在,也只不過是個并無實職在身的學士而已。 再者說劉徹這樣召見自己的頻率,足夠稱之為極低了。 莫說是同為地方推薦而上,如今劉徹門前的熱客董仲舒,幾乎日日與劉徹于這宮內殿中長談暢聊,大言治國之策,平夷方略。恩寵之深,滿殿之中無出其右。 就算是此前在問策之中并沒有出色表現的許多士子,如今也是常常被劉徹召進宮內問詢。 可他,一介清雅脫俗、命比天高之士,隨言便稱自己為天下第一智者的東方朔,竟然數月之中竟是堪堪只被召進宮中三次。而且,這三次的覲見的機會還全都是他自己爭取到的,不僅如此,這每一次的機會多么來之不易,可以說都是用可能會被治以重罪的可能換來的。 想到這東方朔就是感到有些心酸,自己何等睿智之人,更是滿腹學識智策,卻也是要這般花費心計,才能求得劉徹一見,他自己都有些心疼自己。 這若是放在21世紀的華夏,像他這樣一個滿腹經綸,懷揣著無數治國良策,心里始終裝著國家的有志之士,何須花費這般心思,稍加展露自己的才華,便是會被委以重任,能力有多大,就會被賦予多么大的舞臺。 思緒收回,劉徹已經是讓東方朔起身了。 臺階之前的劉徹負手緩步走下,而后看向外面,聲言道: “今日宮里來了一些稀奇罕見的東西,朕身邊不少奇人異士都看其不透,先生可愿與我同去觀賞一番?” 東方朔聞言心頭便是一喜,稀奇罕見?那是對于你們來說,我東方朔何等見聞,怎會識其不透呢?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