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3 章-《帶著倉庫回到明末》
第(1/3)頁
趙文在倉庫中轉了半天,隨即又重新回到了那個破房子中。
趙文坐在床邊,看了看外面的太陽,隨即戳了戳坐在床邊的小三。
小三睜開朦朧的雙眼,看向趙文,說道:“大哥有什么事嗎?”
趙文道:“沒什么事,我就是想問問你叫啥名字?”
小三道:“我姓李,家中排行老三,所以人家都叫我李小三。”
“你有多大了?怎么這么小就當兵了呢?”趙文看著李小三只有十三四歲的樣子,有些疑惑的道。
按理來說,不管是古代還是現代,當兵的前提都是成年。沒成年當兵的很少,畢竟未成年不管是力量還是速度都不可能和成年人相比。
而且,有一句話說得好,半大小子吃死老子。像小三這種,力量不大不說,吃的還多。
小三想了一會兒,道:“我是家里最后一個男丁了,所以就進軍營了?!?
趙文一愣,隨即道:“你是你家最后一個男丁和當兵有什么關系啊?”
“大哥,我家是軍戶啊,按照慣例,每家都必須出一個男丁??晌业膬蓚€哥哥死的早,所以就只能我來了。”小三如同看白癡一般看著趙文,好沒氣的道。
“軍戶?”趙文楞了一下,顯然他還是不太明白軍戶這個名詞的含義。
明朝的軍戶制度乃是開國太祖朱元璋設立的,明朝的軍戶制度設立的目的就是解決軍隊兵士的來源,它與一般的募兵制是不同的。通俗來講,軍戶制度就是老子是當兵的,兒子也必須繼承下來,長大后繼續當兵。因為在明代,軍隊的戶口和居民是分開管理的,軍籍屬于都督府管理,而普通民眾的戶籍歸戶部進行管理。這種由世襲兵士組建的軍隊,在當時稱之為衛所軍。
不得不說,朱元璋設立的這種制度在開國初期的時候對社會的穩定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可隨著時間的推移,軍戶制度也慢慢的衰落下來。
朱元璋最初的目的就是為了解決士兵的來源,可現在大明朝承平日久,再加上衛所中各個軍官的盤剝,軍戶逃亡的數量與日俱增。等到天啟朝時,軍戶制度已經名存實亡。
“你的意思是,只要是軍戶,每家必須有一個人去當兵?”
小三道:“不僅這樣,而且軍戶的后代還不允許參加科舉,不允許經商。只要老子是軍戶,那兒子也是,子子孫孫都是?!?
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萬歷初年時的內閣首輔張居正,他家就是軍戶。只不過,這種情況實在是太少見了。
“這可真夠操蛋的。”
就在這時,門外忽然響起了號角聲。
趙文透過那沒有窗紙的窗框向外看去,只見幾道黑色的狼煙沖天而起。
“這是怎么了?”趙文指著窗外的狼煙問道。
小三看到那沖天而起的狼煙,臉色大變,急忙道:“壞事了,壞事了,可能韃子又來打草谷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朝阳县|
富源县|
邹平县|
海阳市|
岐山县|
那坡县|
徐闻县|
万州区|
临泽县|
定州市|
靖远县|
交口县|
秀山|
汶川县|
巫溪县|
马龙县|
吉安市|
丽水市|
金山区|
左权县|
友谊县|
托克逊县|
仙桃市|
青阳县|
额尔古纳市|
寿阳县|
塔河县|
美姑县|
嵊州市|
江陵县|
巩留县|
阿尔山市|
枝江市|
陇西县|
洛阳市|
定结县|
瓦房店市|
湘潭市|
灵川县|
思南县|
精河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