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第2章 勸誡張居正,皇兄與隋煬帝何異? 但看到資治通鑒之后,朱翊镠還是決定試試。 于是朱翊镠開口說道:“張先生,孤有觀通鑒,有事不明,可否指教翊镠一二?” 聽到平日都是漫不經心的潞王,今天竟然有問題求教。 張居正心里暗暗有些詫異,但表面上還是淡淡的回答道:“潞王但言無妨,吾自然知無不言?!? 朱翊镠神色一正,沉聲說道:“先生覺得商君如何?” “內立法度,嚴刑罰,肅政教,奸惡不所容。 外收百利,收山澤之稅,使秦國富而民強。 商君出身布衣,創法明教,奠定秦人橫掃六合之基。 功如泰山,流芳后世?!? 張居正回答道。 朱翊镠點了點頭,“那張先生以為范文正,王荊公如何?” 范仲淹,王安石,這兩人都是史上著名的改革家,但是改革都以失敗告終。 聞言,張居正目光一凜,盯著朱翊镠。 被張居正盯著的朱翊镠頓時有了如臨深淵之感。 但朱翊镠沒有畏懼,眼神清明的回視著張居正。 張居正緩緩開口,“潞王,是誰讓你來提點本輔的? 是武清伯還是慈圣太后?” 張居正的自稱已經從吾變成了本輔,顯示著他心中并不平靜。 當一個人需要抬出來自己的權勢地位的時候,如果不是為了炫耀,那么就一定是為了掩飾自己的不安。 張居正絲毫不畏懼李太后的父親武清伯李偉,而是擔憂李太后在改革的關鍵時候停止對他的支持。 畢竟在萬歷皇帝沒有完全親政之前,李太后是皇權實際的掌控者。 朱翊镠搖搖頭,“張先生多慮了,沒有人指使孤?!? “《易》有云:窮則變,變則通,通則久。 能夠實現萬歷中興,全賴張先生?!? “但張先生應知,商君被誣,車裂而亡。 霍光去世,其家不存?!? 朱翊镠又繼續說道。 “你是在威脅本輔?” 張居正冷冷的說道。 “本輔俯仰不愧天地,受先帝囑托,革除我大明之積弊,何錯有之?” “孤聞,張先生門下御史劉臺彈劾之奏章有言:自高拱被逐之后,居正擅威福者已三四年矣。 由是天下官員畏居正者甚于畏陛下,感居正者甚于感陛下。 威福自己,目無朝廷,祖宗之法若是乎?” 朱翊镠說道。 “孤相信張先生無異心。” “皇兄今年已經十又有八歲,但朝廷之事,決斷于先生,宮中之事,決斷于母后。 張先生若居此位,豈會久不生怨?” “天子圣明,豈會如此?” 張居正皺起眉頭。 萬歷皇帝朱翊鈞是他從小教到大的。 張居正的愿望就是將朱翊鈞培養成明君圣主,沿著自己改革的路走下去,帶領著大明走向新的盛世。 朱翊镠看了看四周服侍的小太監都所距甚遠,就從丹陛上走下來。 “楊晉王亦是人人稱之賢,其后施暴虐之行,蓋因壓抑過度?!? 朱翊镠在張居正面前站定,輕聲說道。 楊晉王就是隋煬帝楊廣,被封晉王,即位之前表現的極其賢明,百官無不盛贊。 大概就是因為偽裝壓抑的太久,故登極之后荒淫之極。 這兩句話讓張居正心神恍惚,皇帝這八年以來,確實是如同提線木偶,宮中府中管束太嚴。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