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233章 宗人府左宗正,朱翊鈞!-《皇兄聽我解釋:朕真沒想當(dāng)皇帝啊》


    第(1/3)頁

    第233章    宗人府左宗正,朱翊鈞!

    “古者朝廷必有同姓以明親親,必有異姓以明賢賢,此圣王之所以大通天下也。”

    “宗人府乃是太祖高皇帝所設(shè),由勛貴掌管宗室之權(quán)柄。

    今宗人府為禮部執(zhí)掌,權(quán)柄不一。”

    “朕以為應(yīng)恢復(fù)祖宗之法,重開宗人府以正天下之宗室。”

    “置宗令一人,親王、郡王為之左、右宗正,左、右宗人由鎮(zhèn)國公、輔國公及將軍兼攝而后擇賢,不以爵限,各一人。”

    “敕封萬歷親王為宗人府左宗正,魯王朱頤坦為宗人府右宗正主持宗室事。”

    一封手敕從乾清宮送到了內(nèi)閣。

    第三間值房里,張四維正披著大氅看著各地的奏疏。

    “閣老,皇上有手敕送達(dá)。”

    新任的中書舍人匆匆推門而入。

    一聽是天子的手敕,張四維自然是不敢怠慢。

    一行行讀完之后,張四維很快就知道了手敕里天子的大意。

    無非就是從禮部剝離開,恢復(fù)洪武初年的宗人府。

    其實(shí)也無可厚非。

    禮部面對宗室事務(wù)大多是比較棘手的。

    雖然這些藩王并不任職,但畢竟是天潢貴胄不能輕易開罪,所以處理起來難以把握尺度。

    而藩王也自恃自己的身份,自己在封國里作威作福向來不把文官放在眼里。

    這一來二去,宗藩就成了一個(gè)燙手山芋。

    現(xiàn)在若是讓親王領(lǐng)銜處理宗藩之事,那就等于是絕對的血脈壓制了。

    你血統(tǒng)再高貴,還能比得上當(dāng)朝親王高貴?

    至于讓魯王為右宗正,張四維也絲毫挑不出來問題,

    魯王朱頤坦的德行沒有人能夠摘指。

    他素有孝行,捐官邸中的田湖,賑濟(jì)貧民,辭日常俸祿,供給貧窮的宗族,曾前后七次被賜璽書嘉勞,萬歷元年四月勅褒“仁孝”。

    嘉靖二十四年十二月受封寶慶王,嘉靖二十八年十二月晉封魯王。

    他是魯荒王朱檀之后,朱檀乃是太祖朱元璋第十子,生母為郭寧妃。

    他在出生當(dāng)年就被冊封為魯王,洪武十八年就藩山東兗州府,到朱頤坦已經(jīng)是第七代了。

    思慮再三,張四維也沒有覺得哪里有不妥之處,就按照手敕開始擬旨。

    其實(shí)朱翊镠還有更深一層的意思,就是當(dāng)初曾經(jīng)說過的,允許宗室自謀生計(jì)。

    現(xiàn)在大明的宗室太多了,越往后越是成幾何式增長,早晚有一天大明的財(cái)政就會(huì)被這宗藩俸祿給拖垮。

    明末光宗室就有二十余萬,奉養(yǎng)他們大明朝廷就快窮死了。

    雖然朱翊镠有心借鑒唐代的宗室政策,但弊端同樣很大。

    五服以外親屬被朝廷分賜田地,送外國都之外自食其力,等同庶民。

    雖然唐朝消除了宗室挑戰(zhàn)皇權(quán)的可能,但將宗室?guī)缀跬耆珬壷挥没筐B(yǎng)在京城的做法,等同于斬?cái)嗔酥醒胫苯涌刂频胤降木W(wǎng)絡(luò),只能在農(nóng)民起義和藩鎮(zhèn)叛亂中坐以待斃。

    趁著現(xiàn)在手里有錢有地,安平州和由倭國更名的太平州的大片土地都還荒蕪著朱翊镠決定先把這份禍根給消除掉。

    明代有親王、郡王、鎮(zhèn)國將軍、輔國將軍、奉國將軍、鎮(zhèn)國中尉、輔國中尉、奉國中尉八個(gè)等級(jí),傳到輔國中尉以后,再往后的子孫后代,全部都是奉國中尉。

    朱翊镠決定這第一步就革了這奉國中尉之后的子孫后代皆為奉國中尉的弊處。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皋兰县| 疏勒县| 双流县| 文化| 炉霍县| 扎兰屯市| 凉山| 天镇县| 黑水县| 玉门市| 收藏| 旬阳县| 新源县| 绿春县| 西宁市| 凤冈县| 濮阳市| 南靖县| 太仓市| 嘉黎县| 昭通市| 云安县| 姜堰市| 河津市| 新巴尔虎左旗| 泉州市| 汉中市| 成武县| 原平市| 西林县| 凌海市| 搜索| 苍梧县| 隆尧县| 永嘉县| 荥经县| 调兵山市| 临城县| 句容市| 华安县| 清流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