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張貴聽天啟說后,也不禁笑道:“陛下果然厲害,竟這么快就造出來了。” “也虧宮里有厲害的鐘表匠,否則,你畫的這滾動軸承也不好造。” 天啟笑說道。 “要大量使用在糧草運輸和兵員運輸上,靠鐘表匠用高超的手藝不夠啊。” 張貴突然說道。 天啟點了點頭,問著張貴:“你的意思是?” “得讓這滾動軸承能批量化生產,就是能在盡可能短的時間內大量制造出來,而且還得流程簡單,對操作之人的天賦要求不高,這樣滾動軸承的造價才能降下來,才能讓大量這樣的馬車去運糧運兵,從而降低我大明在九邊糧草運輸上的損耗。” 張貴回道。 天啟思索了一下,點頭說道:“那這樣的話,鋼材的產量也得提高才行,否則,還是像現在這樣的話,得用百煉的好鋼做大量馬車,那得要多少人來煉,得煉多久。” “陛下圣明!” “如果只是作為玩物,造價再高也無妨,若要讓這馬車利國利民,是得費些周折。如果這兩者非要區別的話,以臣之見,只是作為達官貴人使用玩樂且不能大量生產的物件可以叫工藝品,精美貴重,不利國利民;而能大量制造,也能讓朝廷大量使用和百姓也用得起的,當可以叫工業品,物美價廉,利國利民。” 張貴回道。 “工藝品,工業品。” 天啟喃喃念了起來,突然對張貴笑道:“你這兩個詞造的好!朕以后當多琢磨琢磨工業品,如此以來,朕這個愛好也不算誤國誤民,反而利國利民。” “正是這個道理。” 張貴很欣慰,天啟的理解能力很強,竟這么快就明白了他的意思。 而在他看來,大明雖然在科技上很有底蘊,有大量能工巧匠,有拉金成頭發絲、燒瓷成透明琉璃等神技,但一直未能進入工業革命,就是因為大量能工巧匠只是滿足權貴官僚們的需求,把精力主要放在了制造工藝品上,工藝品精美,巧奪天工,卻造價昂貴,不利于推廣于百姓,產生推動社會生產力的價值。 而工業品就不一樣,工業品追求的是物美價廉,是為了滿足老百姓的需求,一出來就能產生極大的經濟效益。 所以,張貴有意識的把天啟往積極發明制造工業品的路上引,而不是工藝品。 “以你之見,怎么讓這滾動軸承變成工業品?” 天啟此時問道。 張貴便回道:“核心是改進煉鋼之法!老練的鐘表匠們,能削出好鐵珠,是因為手里的刀能削鐵如泥,軸承也得用好鋼,這說明只要改進煉鋼之法,讓這鐘表匠們削鐵如泥的刀所用的鋼材與軸承所用的鋼材能被大量鍛造出來,那這滾動軸承就能變成工業品。” 說著,張貴就主動請纓道:“陛下,不妨把這個任務交給臣,臣愿意去試試。先給臣一筆銀子,臣去找幾個老鐵匠,也去翻翻各類典籍,看看有沒有快速煉出好鋼的法子,都試試。”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