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董至德——集郵知識淵博的《集郵》雜志編輯 【集郵傳記文學】 中國集郵人物列傳(10) 10、董至德——集郵知識淵博的《集郵》雜志編輯 顧雪林 近日,從集郵攝影家、《中國集郵報》記者王宏偉的博客中,獲悉老友、《集郵》雜志編輯董至德于2021年6月17日不幸因患癌癥去世,享年75歲。我的心情格外沉痛,甚至整個人都有些抑郁! 我和董至德,也是將近30年的集郵朋友了。老董大我10歲,是個樂觀放達的人,我常常稱呼他老大哥。他在《集郵》雜志當編輯,是個熱心人,很多今天著名的集郵者,當年都在發表集郵文章上得到過他的熱心幫助,我也不列外。 說實話,我是知道董至德身患重病的,但我不知道他患的是癌癥! 2019年初,在他生前,我們一起看集郵展覽時,他特意拉著我一起照了一張相,我們一起照的相太多了,這次照相,并沒有引起我的注意。現在回想起來,這應當是我們倆最后一次見面了,最后一次合影了,老董是在和我告別啊! 老董的突然離世,我是有怨言的:“老董,你我這么好的集郵朋友,又都是報刊的記者編輯同行,相識了30多年,你生前怎么能不告訴我一聲,你患了癌癥!你為什么就這樣突然去了,不讓我預先有一個精神準備!老董,你就這樣匆匆去了那邊,你難道不知道,我突然知道后,是會怨你的!” 1995年,首都新聞出版界集郵聯合會成立10周年,我們舉辦了紀念座談會。董至德和李玲大姐代表《集郵》雜志參加了座談會,同來的還有當時《中國郵政報》編輯部負責人李潮、《中國集郵報》負責人蔡旸和《集郵博覽》雜志負責人王路。 董至德當場發表了熱情洋溢的講話。出于記者的本能,我當時對他的這篇講話做了完整的記錄。他的講話非常風趣幽默,他喜歡在講話的時候打手勢,加上他在眼鏡片后面常常狡黠地一笑且舉例夸張,常常引起聽眾們的笑場。老董當時說:“看到你們這么多北京各報的記者和北京各出版社的編輯們愛好集郵,我是喜出望外,你們是北京集郵界的一支生力軍,一支不折不扣的集郵活動的‘特種部隊’。集郵,就是要有來自各行各業的人參加,人多才能熱氣高,集郵事業才能蓬勃發展,蒸蒸日上。”。老董的這些一席話,差點沒有把我們這個首都新聞出版界集郵聯合會“特種部隊”吹上天,我聽后幾乎笑岔了氣。 我當時很希望有人能重視首都新聞出版界集郵聯合會,老董的話讓我們很振奮。我們業余組織集郵活動往往很辛苦,很希望聽到一些表揚話。老董的一番“夸張”的表揚,確實讓我們會里的同志們都非常開心。況且,這是來自中國最權威集郵雜志的資深編輯的表揚。老董當時的音容笑貌和那番發言,我至今記憶猶新。 老董還是個多才多藝的人,他的嗓音低沉明亮,口齒清楚,唱歌非常好聽。我記不清是在哪個集郵活動上,現場有卡拉ok音響設備,會議休息時,老董徑直上臺,放歌一首。那天,他唱的是俄羅斯歌曲《莫斯科郊外的晚上》,中文唱完后,又用俄文唱了一遍,一下子震驚四座! 老董是集郵知識非常豐富的人,他待人和氣,喜歡微笑著和你聊天。我們常在一些集郵活動上見面,見面就常常坐在一起,天南海北地聊。我總是不失時機地向他請教各種集郵問題,他總是微笑著耐心地聽完,然后循循善誘,平等交流,沒有一絲架子,讓人感到很溫暖。 1996年,科技、影視、新聞出版、體育四方集郵聯誼會在中國教育報會議室舉辦年度會議,《集郵》雜志編輯董至德、李玲大姐;郵票設計家黃里和《集郵博覽》總編王路等人與會。老董再次發表了熱情洋溢的祝詞,他說:“四方集郵聯誼會能人薈萃,知識分子薈萃,你們團結了北京各界知識分子中的集郵愛好者,獨樹一幟,萬花從中一點紅!”他風趣幽默的發言,一次次被笑聲打斷,讓人備受鼓舞。 董至德60歲退休后,又到《中國集郵報》繼續發揮余熱,一干就是8年多。后來,我聽說他的身體不太好,見面的時總勸他注意休息。但我總認為,在集郵領域,比他年紀大的人多如牛毛,他還年輕,我也從來沒有多想。 2019年,在一個集郵活動上和董至德相遇,我吃驚地發現,他已是滿頭白發了。我說:“老董,在集郵界,你還不算大啊!” 他笑回答著說:“嗯,還算小弟弟。”他言罷,我們倆哈哈大笑。 這次,董至德告訴我說:“我這些年在整理自己的通訊錄,我把別人當年寄給我的集郵書籍和紀念封,逐一地寄回給其本人。” 我驚詫得有些不解,我說:“這些都是非常珍貴的集郵品,你應當自己留著,將來可以豐富自己的郵集。” 老董說:“我的年紀一天天大了,很少再參加集郵活動了,把這些集郵品寄回給當年的寄贈者,也是一件很有意義的事。”一下子,老董在我心目中的形象又高大了起來。 這件事,我不知道他這些年是不是已經開始做了?回寄出了多少集郵品?但我相信,他一定是做了。老董做事,從來是謹慎細致,一板一眼的,我相信他會說到做到的,君子之言,駟馬難追! 董至德的集郵品格——高尚且利他,我佩服! 望老董在那邊,依舊開朗、活潑、幽默、調侃!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