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先說魯陽侯。以前張繡的封爵叫漢壽侯,那地方在荊南地區(qū),雖然有爵名,但是張繡是沒辦法得到什么實質性的稅收的。 但是現(xiàn)在這魯陽是在朝廷的掌控之內,而且土地肥沃。 二萬戶,也就是一二十萬人口。這些人口,都是不需要向朝廷交稅賦的, 稅賦所得,都是張繡的。 魯陽本是一個縣,以后就不叫縣了。叫魯陽侯國。主政官員也不叫縣令了,叫魯陽侯相。 在盛世的時候,這二萬戶的封爵,乃是一個龐大家族的興盛基礎。 雖然現(xiàn)在是亂世,但也不是什么人都能得到的。 這是張繡從漢壽侯【遙領】,變成了實質上的成為了諸侯,有稅收,這是巨大的好處。 而大司馬。大司馬就有一點點疑慮了。 這漢朝官職變來變去,這大司馬有設過,有廢棄過,還改過名?,F(xiàn)在的三公太尉,以前就叫大司馬。 張繡也是疑惑,他先拜領了詔書,然后拱手一禮道:“敢問蔡尚書,這大司馬是何意?” “以霍驃騎(霍去?。┕适?,大司馬乃是加官,位在三公之上。如今【明公】位為朝廷上公了。” 蔡邕微微一笑,對張繡躬身一禮。 張繡立刻明白了,驃騎將軍是漢武帝劉徹創(chuàng)造的。當時衛(wèi)青拜為大將軍,為武臣之首。但是為了寵信霍去病,漢武帝就加拜了二人大司馬。 衛(wèi)青為大司馬、大將軍。 霍去病為大司馬、驃騎將軍。 俸祿、地位都在三公之上。 這個大司馬,只是一個地位的增加,但也足夠了。如今張繡也是位極人臣,位為上公,可以被稱為【明公】了。 在場的文武聽完了之后,除了呂布妒忌之外,其余人都是由衷歡喜。張繡之功,功蓋山河,這是張繡應得的。 “拜見【明公】?!辈惕_@人機靈圓滑,先行禮。隨即包括呂布、李儒在內的人,齊齊對張繡一拜,口稱“明公”。 張繡本人倒是覺得無所謂,不過面對眾人的恭賀,也不能表現(xiàn)的太平淡不是? 張繡露出爽笑,環(huán)顧了一眼眾人,說道:“雖說領兵的是孤,但若非諸位鼎力相助,豈能在魯陽殺袁術?在宛城走孫堅、曹操?此乃諸位之功也。” 張繡向來寬厚待人,禮遇下屬。眾人聽了這一番話,就跟吃了人參果一般,十分舒爽。 “來人。設酒宴,起歌舞。我們不醉不歸?!? “諾?!? 眾人轟然應諾了一聲。 之后,除了典韋之外,其余眾文武都參加了宴席,歌姬、樂師則是蔡帽出的,張繡在宛城可沒有這些。 大醉一場之后,張繡在宛城又修整了三天。三天后。張繡留下了黃忠、紀靈、章回、鄧至等三萬人守備宛城,然后便北上了。 不過張繡沒有直接去洛陽,而是前往自己的魯陽侯國。 這日上午,張繡到達了魯陽國。他令眾文武屯兵在城外,自己與典韋、蔡瑁等數(shù)百人,來到了城門處。 魯陽城還是那座城池,但是城上掛著的乃是“張”字旌旗。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