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眾人笑著應諾了一聲。 ............ 張繡下令沿江下寨,以抗衡孫堅。 其中甘寧、周瑜一萬五千人南下取了江州戰(zhàn)船,沿著水路向東而去,據守的地方乃是最遠,白帝城。 趙云次之,率軍萬人守備巴東。 吳班次之,率軍五千人守備涪陵。 吳懿最后,率軍五千人與益州刺史閻圃,守備江州城。 這些地方不是沿江重鎮(zhèn),就是險要之地。 甘寧、周瑜乘船之后,順江而下,乘風破浪,很快就到達了白帝城。 白帝城是江中島嶼上修葺的一座山城,乃當年公孫述修建。不適合大量軍隊駐扎。甘寧雖然是個水賊,但所督兵馬卻是來自于北方,擅長步戰(zhàn)。 周瑜五千人是水軍,但卻也不敢與孫堅爭鋒。二人商量了一陣之后,便決定舍棄江中的白帝城, 在長江岸邊立下水寨。 周瑜有點擔心。 剛剛入夜,中軍大帳內點上了兩盞油燈,周瑜嘆了一口氣,放下了手中的書冊,英俊的臉上露出了憂慮之色。 周瑜乃儒將,先不說平時,哪怕是在軍中,也是手不釋卷,一有空便會看書。 “將軍你有什么擔心的事情嗎?”一名親兵從外走了進來,問周瑜道。 這人的年紀比周瑜大上幾歲,容貌舉止,并非是平民子弟。 他叫周芳,乃是周瑜的同宗,不過論輩分是周瑜的侄子。因為沉穩(wěn)可靠,被安排在周瑜身邊輔佐。 周瑜聞言笑著抬頭看了一眼周芳,點頭說道:“卻是瞞不過你。”說到這里,周瑜從坐上起身,雙手負在背后來回踱步,臉色凝重道:“甘寧乃大將,有萬夫不當之勇。但是我卻擔心,他血氣上涌與孫堅強戰(zhàn)。要知道,我們這點兵馬,只能起到阻敵之用。如果與孫堅的水軍正面交戰(zhàn),十死無生。” 周瑜雖然年輕,但是大將已成。 張繡在北方縱橫,步騎稱雄,但是到了這南方與吳越舟船爭雄,卻并非是張繡擅長的。 朝廷水軍極少,有一支鎮(zhèn)守黃河。剩下的獨苗就是他麾下五千水軍,而且應該比不上孫堅水軍。 張繡也知道的極為清楚,這才命諸將沿江據守重城、險要之地。若是有與孫堅硬碰硬的實力。 大可以命甘寧為帥,都統(tǒng)大軍來到這白帝城,直接截斷長江了。 周瑜自然知道甘寧驍勇善戰(zhàn),但是之前沒有與甘寧怎么接觸過,怕甘寧莽撞。 與周芳說了一番緣由之后,周瑜便再也坐不住,打算去跟甘寧通通氣。 就在周瑜披了一件外衣,打算出大帳的時候。一名親兵從外走了進來,說道:“將軍。甘將軍來了。” “快請進來。” 周瑜有些驚訝,但很快沉住氣,說道。 “諾。” 親兵應諾了一聲,轉身下去了。留下周芳一人在帳內伺候。不久后,甘寧從外快步走了進來。錦帆賊,如今是萬人大將,龍行虎步,氣勢極強。 “甘將軍。” “周將軍。” 二人拱手見過之后,各自坐下。甘寧快人快語,便從懷中掏出了一張信件,遞給了周瑜,說道:“特來向周將軍請教如何據擋孫堅。” 周瑜驚訝,周芳則是彎腰對甘寧行了一禮,將信件取過來,交給了周瑜。信上的字跡,很是熟悉。 內容很簡單:“將軍雖為帥,其實乃將也。周瑜雖為將,其實帥也。” 周瑜看了之后沒有半分喜色,反而有些惶恐,拱手對甘寧說道:“我年輕見識淺薄,怎么可以為帥呢?” “周將軍不必妄自菲薄。人們都說大司馬有【識人之明】,乃是伯樂。他既然這么說了,那么周將軍自然有獨到之處。我愿意聽從將軍調遣。” 周瑜還是覺得不妥,但是既然甘寧都這么說了,他無可奈何只能接受了。他抬頭認真對甘寧說道:“既然如此,我便與將軍計畫一番。”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