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由網(wǎng)友“一氧化碳不多”翻譯并發(fā)表,轉(zhuǎn)載此文已得到“一氧化碳不多”先生的同意,在此向“一氧化碳不多”先生表示感謝。 此文沒有復(fù)制圖片,只是轉(zhuǎn)發(fā)了文字部分,以下為正文。 看過一篇美國雇傭兵寫的關(guān)于在AK系列武器為什么能成為國際雇傭兵(現(xiàn)在都成為安保顧問了)的寵兒的有關(guān)文章。覺得蠻有意思的,試著偷空翻譯出來。下面全文由是我翻譯自某美國雇傭兵雜志。原名為安保顧問手里的AK步槍,作者為伯袙G和占士G兩兄弟。為保原汁原味,基本上采用意譯,除了譯者按的部分,其間沒有夾帶任何譯者的個人觀點和意見。如果你是個保全顧問的話,用不了多久你手上就會有一把人類歷史上最出名的天才發(fā)明,AK47。在所有的攻擊步槍里面,幾乎少有任何其它系列的武器能夠如此的簡約。只要你有機會進入實戰(zhàn)區(qū)域,你手上肯定會有把AK或其改良版AKM。你最好盡早熟悉AK的操作,讓自己成為這方面的專家。因為你在保全界或第三世界流浪的時候,絕對會看到大量的AK。AK系列及數(shù)以百萬計的山寨貨在全球各地的戰(zhàn)場上都隨時隨地可以看到。在你熟悉的新聞圖片里,不乏手持AK隱蔽于叢林深處的游擊隊,或者是躲在山洞里的恐怖分子,甚至是身纏炸藥的車臣人肉炸彈,身邊總有把AK。現(xiàn)在,你可能會發(fā)現(xiàn)多了一類人。那就是民間保全顧問們?nèi)耸忠恢У腁K。你注意點的話,甚至還能發(fā)現(xiàn)這兩類人手里的AK有著大大的分別。 保全顧問多數(shù)有拼命加外掛的習慣,而恐怖分子們卻往往擁有相反的習慣。他們使用最原始的AK,不但不交任何外掛,反而盡量簡化其配制。比如說鋸短槍管,拿條槍托,扔掉準星和標尺等。在這個地方,無論你是老手還是初哥,政府軍還是反政府軍,反正人手一把就對了。 至于我嘛,我使用的AK是最原汁原味的出廠版。除了伸縮槍托外,基本都是原裝貨。如果不是木托對于穿上防彈背心的我來說還是太短的話,我還更喜歡原版的木托呢。我基本上從不采用花哨昂貴的什么光學瞄準系統(tǒng),比如紅點什么的,而直接采用AK本身的機械瞄準。我認為人們過于依賴科技了,其實AK的機械瞄準足以應(yīng)付各種場面而不需要采用花哨的附加系統(tǒng)。當然,你得加練習才能應(yīng)用自如。我之所以遠離紅點瞄準系統(tǒng)最主要的原因,就是要在第三世界找到各種不同光學瞄準采用的鋰電池,這本身就是件艱難的工程。到不如多花點時間到靶場練習,回歸傳統(tǒng),采用最原始可靠的機械瞄準。只要多加練習,你也可以做到無需紅點瞄準就能戰(zhàn)斗的水平。 至于7.63X39mm口徑的子彈,在這里絕對夠用了。無論是殺傷力或是精準度,在其設(shè)計的范圍里面都能達到大家的要求。第二部分:由上文作者的同胞兄弟所寫 前言:我用AK的一點心得 (作者占士G-Jame G:資深國際保全顧問,擁有多年在中東和東南亞地區(qū)執(zhí)行任務(wù)的經(jīng)驗(按:其實就是雇傭兵啦)。他多年以來踏遍了50多個國家,追尋財富和榮耀。工余時間,他不是呆在印尼醉生夢死,就是留在維珍尼亞的老家玩槍,寫寫無聊的心得等等。。。) 前面我兄弟談了一下AK系列武器為什么能在國際保安界(按:現(xiàn)在雇傭兵們都換上了得體的包裝。就好比以前的打雜都成了什么經(jīng)理助理等一樣)廣受歡迎的部分原因,這回來給大家介紹一下在海外的安保顧問們在使用AK系列武器時所遇到的具體問題。這其中遇到問題最多的當然是在伊拉克的伙計們。我比其他的安保顧問們幸運的是,由于我們的團隊在伊拉克有自己固定的靶場,我得以每周都打上數(shù)以千記的AK子彈。你可能覺得難以置信,大部分其他團隊的哥們一年都打不上幾次靶。我甚至認識幾個哥們,一年多的時間里都沒動過自己的武器。有的人還更離譜,發(fā)到自己手上的槍支居然一次都沒打過。你可能會以為我在亂蓋,其實你要是行家的話,你會肯定地說:"太對了!情況正是如此。"我在伊拉克當顧問前,基本上沒怎么打過AK系列的武器。雖然我家里收藏了幾把,但那主要是為了保值,也就是偶爾打上幾槍玩玩,基本上沒真正在工作上使用過這類武器。而我之前在中東執(zhí)行過的幾次任務(wù)里,那都是用的美式M4配置,正是我熟悉不過的武器。所以在伊拉克的任務(wù)里,可以說是我第一次真正使用AK系列。經(jīng)過多年背著AK翻滾摸爬出生入死和打過數(shù)以萬幾的子彈后,我摸出了在伊拉克這樣的鬼地方使用AK的小竅門。在這里打算和各位有志于在伊拉克背上AK混飯吃而又想保住性命的兄弟們分享一下。第一點:你最大的敵人是子彈在伊拉克這樣的鬼地方想找到質(zhì)量好的銅殼7。62X39子彈簡直比在美國高中畢業(yè)狂歡舞會之夜后找到個處女還難。你在這里能找到最好的子彈恐怕就是俄國造的上面還印著鐮刀錘子的鐵殼軍剩彈了。那子彈生產(chǎn)的年份寬腳大喇叭褲都還沒開始流行呢。鬼知道窮困的俄國佬是不是把下水道的鐵蓋帽熔了拿來造的這子彈?在類鐵殼彈最大的毛病就是在彈倉里爆殼,然后卡在里面任你怎么拉槍機也退不出來。根據(jù)我觀察所得,部分子彈的彈殼不均勻,發(fā)射的時候會炸裂或直接爆開個洞來。 我的經(jīng)驗是,這樣狀況大約每1400發(fā)子彈會出現(xiàn)一次。我們的小隊里,這樣的情況幾乎每天都能看到。當這樣的情況在戰(zhàn)斗中出現(xiàn)的時候,那把AK就等于是廢了,因為你根本不可能有時間和機會進行戰(zhàn)場分解,打開槍機蓋,取出復(fù)機簧,再用通條頂出卡在里面的彈殼。還有就是,AK的通條太短了,有時候還夠不到彈殼底部。這可是我在痛苦的過程中得出的體會。另一個關(guān)于子彈的問題就是準確性。俄國子彈大越在285到310米間就大大地失去了準頭。用來射擊300米外的目標基本上就是浪費彈藥。我在使用美國造的AK子彈的時候從來不會遇到這樣的問題。所以在類前蘇聯(lián)和東歐集團造的子彈質(zhì)量實在是大有問題。當然,如果你看到彈殼上印的是阿拉伯文的話,直接把子彈扔掉算了,和那比,俄國佬的子彈就是高檔貨。第二點:你第二個敵人是彈匣和AK子彈一樣,你在這里找到的彈匣都是茅坑里挖出來的廢鐵造出來的。又薄又軟,輕輕掉地上就能撞扁一口子再也不能正常使用。彈簧和托彈板時常出毛病。彈簧總是軟弱無力,托彈板老是卡住,反正除了正常供彈外,什么狀況都出過。第三點:身邊總有第二把AK攜帶兩把相同的武器是無數(shù)次反復(fù)證明行之有效的老辦法。我們叫做"紐約備份"。為什么這么叫?我也不清楚。估計是因為紐約是金融中心,什么都有備份吧。在槍林彈雨中,除非你有鋼鐵般的意志和超過一分鐘的和平以讓你分解武器排除故障,不然的話,最好是拿起另一把相同的武器繼續(xù)作戰(zhàn)。我認識許多哥們,皮卡里最少放著三把備用的AK。至于我嘛,一把備份AK永遠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此外,還帶把M4以便遇上300米外的攻擊時,有反擊的能力。第四點:記得帶兩根通條正如我說過的,部分AK的通條比槍管短了幾公分。我不知道哪個欠揍的王八旦想出這么操蛋的天才設(shè)計來。通條沒有槍管長還通個鬼呀?這王八蛋差點害我丟了命,我要見了他非爆扁他一通不能解恨。第五點:不管去借,去求甚至去偷,多搞點美國造的高質(zhì)量銅殼彈這是最重要的一點。向你所有目前身在在美國的兄弟求助,讓他們給你盡量收集美國造的7。62X39子彈,然后無論通過什么手段,搞幾盒子過來。當然,你可能要做好短暫犧牲你在曼谷的高級住宅的心理準備。不過,如果你手頭充裕的話,兄弟們是很少會嫌錢多的,所以不愁此事辦不成。第六點:徹底測試每一個彈匣如果你有機會去靶場,那你最好每個彈匣都打上3到6個滿載。如不方便上靶場,那么把子彈壓滿,再用手把子彈一個個退出來,同樣的,每個彈匣來個3,5次。這個過程雖然有點痛苦,但是你的付出是絕對值得的。可惜的是,就算這樣也不能完全保證彈匣在必要時能正常運作。因為你能在這里找到的彈匣實在是太破爛了。同時,每個彈匣壓滿30發(fā)子彈,放上24小時,再看看還能插入每一把你可能要攜帶的AK不?這里的彈匣最常出現(xiàn)的毛病是,當你剛壓滿子彈或只壓29發(fā)的時候,一般是沒問題的,但是你放上一段時間以后,卻無論如何都插不進槍里了 (按:其實M4的彈匣壓滿了也有類似的毛病)。所以我通常的做法是只壓25發(fā),雖然少了5發(fā),那也比你要換彈匣時才發(fā)現(xiàn)用不了好得多。或者你說,怎么不從美國多運幾個高質(zhì)量的彈匣過來呢?我試過五次了,通過軍郵,全部不知所蹤,估計都讓軍部的人給扣下來了,怎么說也算是軍品嘛。基本上,你能拿到手上的機會是零。這種好東西在這地方誰不想要?你千萬不要以為可以攜帶彈匣上商業(yè)航班,在中東這種鬼地方,你去的多數(shù)國家都會把你關(guān)進監(jiān)獄里的。當然,就如你的備份AK一樣,所有備用彈匣都要放在伸手可及的地方。如果一個彈匣出問題,千萬別打算修理,立馬甩掉換上另一個。第七點:要具備軍械師的能力[知道怎么替換扳機護圈,調(diào)節(jié)準星,甚至替換槍管等的知識能讓你省卻不少麻煩。最重要的是,能讓你的AK成為一把隨時能夠投入戰(zhàn)斗的武器,而不是一把紙糊的玩具。 我并不是說你必須懂得如何在車間里造把AK出來,但起碼你得能夠把AK徹底分解,能夠替換任何一個部件。就如越野車手懂得替換汽車傳動器一般。因為那是你吃飯的家伙,你要用專業(yè)的精神來對待你的生財工具。第八點:有機會就整把給力的羅馬尼亞AK我在伊拉克使用過的那么多AK里面,羅馬尼亞的出品可以說是表現(xiàn)最出色的。我曾經(jīng)測試過六把羅馬尼亞造的AK,六個月里面每周每把打上數(shù)千發(fā)子彈然后沒有經(jīng)過任何擦拭就把它們?nèi)釉陔s貨柜里,然后取出來再打,結(jié)果它們依然如新槍一般的順暢。這批羅馬尼亞的AK到現(xiàn)在已經(jīng)8個多月沒有擦拭了,打起那依然沒有任何問題。更為讓我驚嘆的是,有幾把的制造年份竟然是1961年!所以你有機會到伊拉克工作的話,一定要弄把羅馬尼亞造的AK在身邊。要知道,同樣的測試我也用到了M4身上,結(jié)果不到兩個星期,就完全不能供彈了。總結(jié): 總而言之,在伊拉克干活,AK是把不可或缺的好幫手。雖然它在使用上有各種小毛病,但那多數(shù)是由于彈藥和彈匣引起的,和槍本身的設(shè)計沒有啥大的關(guān)系。而且你無需花費過多的時間和精力來維護它。只要你的目標在280米內(nèi),精準度也還是蠻高的。唯一需要你注意的地方就是,不要以為你在美國能十分熟悉操作AK來到伊拉克這里就能駕輕就熟地沒有任何問題,相反,那是完全不同的游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