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如今太一神身已然照見原初,證得先天之靈,演化天之河圖,而作為風羲天人兩分的人道之相,早在那“人道”法則出世之后,便已然凝聚出洛書之形。 只見那倒影手中,洛書之形變化不定,十方節氣時而散亂四處,時而又秩序井然,其中所蘊含的人道法則之意也隨之時隱時現,唯有一朵赤火,屹立中央,穩定洛書之形不散。 洛書,本是風羲人道之身用來闡述后天“人道”法則所顯化之相。 十方節氣與赤火之形,便是各自代表著扎根于“人道”之中,那諸部所奉的節氣圖騰,與“人道”之始的最初薪火。 而隨著華胥神合薪火之后,那“人道”起始的赤火之形便在同一時間凝聚出來,這才得以讓洛書成卷,凝聚“書”形。 只不過風羲卻明白,洛書雖因此得其形,可卻與“人道”一樣,只是漸成雛形,相比于太一神身演化的天之河圖,依然差距甚遠。 十方節氣未定,昏姻秩序方顯,眼前的洛書想要跟上河圖的演化,還有很長的路要走。 “此紀是眾神成就初始最后的希望,可這同樣也是‘人道’定立的最后希望啊!”風羲凝視著“洛書”,幽幽自語道。 太一神身踏上初始之路的第一步,回返先天之靈,給風羲帶來的可不僅僅只是先天神靈路途的感悟。 照見初始的同時,也讓風羲因此得以明悟,一道關于這大荒天地最大的秘密! 為何眾神皆認為此紀是初始之路最后的希望? 因為天地不全! 此方大荒天地的開辟,并非后世神話傳說中所言,有一尊無上神靈自混沌而出,開天辟地,造化出一方天地。 而是一尊尊誕生自混沌的初始之靈,于無中生有,各自演化風雷水火諸相。 祂們各生于混沌,本是混沌演化的諸般變化,彼此之間毫無關聯。 但是那先天之靈中后來卻誕生了一位無上存在,一經出世,便統合諸靈,帶領那諸多先天之靈于混沌開辟出一方能夠容納諸靈共居之地。 后經無數歲月,諸多先天之靈于其中共演法則,以自身為根基,這才讓那處混沌中先天之靈的共居之地,能夠屹立混沌之中不倒,漸漸有了最初的天地之形。 而那些先天之靈,便成了天地開辟最初的神靈。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