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一章 第一大島-《紅樓從遼東開始》
第(1/3)頁
第一永遠是最醒目的,捷報一樣如此。
唐清安不知道自己的捷報,最終能為自己帶來多少好處,不過至少自己的功勞不會被頂替掉。
從山東征調來的船夫,加上自己的營兵,將近一千人,近五十艘大小船合成的船隊。
在茫茫的大海上,顯得龐大而又渺小。
遼西走廊和遼左形成一個幾字形,把這片海域包圍了起來,形成了近封閉的內海。
整個海域分為遼東灣,渤海灣,萊州灣,船隊就行駛在遼東灣。
因為兩百年的海禁政策,這里的海鷗已經遺忘了,它們的祖先會跟著大海上的船飛翔。
幸好。
海面下豐富的魚群,讓大海顯得不是那么死氣沉沉。
在甲板上,唐清安吹著海風,內心百感交集,來到紅樓的世界已經八年了。
腳下這一支龐大的船隊,現在屬于自己。
過了遼河口,過了平山,早就沒有了蠻族騎兵的蹤影,不少士兵是第一次出海。
前番在遼河口的“小勝”,消除了軍中的畏懼情緒,士兵們有了閑情逸致。
“快看,山上有人。”
桅桿上瞭望手船來了消息。
要是有望遠鏡就好了。
唐清安讓旗手打旗語,分了幾艘漁船緩緩的靠岸,山上的人見到大周的旗幟,有人鼓起勇氣上前。
雙方一碰頭,搞清楚了對方的來歷。
這些人都是逃難進山的難民,來自附近的營口,孛羅鍋,甚至還有蓋州衛逃出來的軍民。
既然如此,當然要救。
大船不靠岸,小船來回接應,從幾十人到幾百人,山里的人蜂擁而出,海灘上的人反而越來越多。
船隊上,還有五匹馬,是東海營養的馬,被唐清安一起帶上了船,有一匹馬已經病了。
所以只剩下四匹馬,被散了出去警戒。
不過顯得有點多此一舉,因為七八十里外的營口,根本不知道這處的動靜。
從平山收攏難民開始,仿佛打開了水閘們,船隊開始忙了起來,沿途都有難民等待救援。
等行駛到了連云島,已經收攏了四千余難民。
遼左地闊人少,海島上人跡更少,所以大周沒有設行政機構,原來的時空里,一直到清朝中后期,才開始大量在各島設立衙門。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通山县|
隆昌县|
乌海市|
塔河县|
如皋市|
紫金县|
会宁县|
芦溪县|
拉萨市|
临桂县|
科技|
阜南县|
荣成市|
理塘县|
中江县|
梓潼县|
沂水县|
霍山县|
吉林省|
桐梓县|
麻江县|
兴仁县|
通海县|
中超|
华池县|
札达县|
马山县|
隆昌县|
都昌县|
怀柔区|
曲松县|
宁明县|
晋江市|
唐海县|
长兴县|
高台县|
鹤岗市|
噶尔县|
绥芬河市|
巴南区|
平远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