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只不過,外網的反應和國內有著些許的差異。 國內的網友,更多的是被岳帆父子的行為所打動,感慨于他們的家國情懷。 可是,國外的網友,總結下來只有一句話。 帆的父親是誰? 外國人,并不懂得什么家國情懷,更不懂民間疾苦,愛民如子,更不懂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他們沒有感受到岳帆的父親此舉中的大義。 他們更崇拜個人英雄主義,所以迫切的想要知道岳帆父親的名字。 可這也足以說明,岳帆和岳帆的父親的壯舉,是受到全人類尊重的。 不論文化背景如何,生活環境如何,幾乎所有人都能感受到他們的偉大。 這就已經足夠了! 期望外國人和我們感同身受,那純屬無稽之談。 節目現場。 孫正正在繼續為在場的所有人,還有屏幕前的觀眾講解書信的內容。 “信中說到,岳帆的父親,在岳帆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鄉。” “岳帆從小基本上沒有感受到過什么叫做父愛。” “當時的岳帆,特別不理解父親的行為……” “當然理解不了!”孫正話還沒說完,陳夢溪立刻怒氣沖沖的大聲喝道。 這一聲,嚇得周圍的人猛地一愣。 緊接著,眾人才反應過來,陳夢溪這是觸景傷情了。 岳帆的父親和岳揚的所作所為,顯然有著相似之處。 但是…… “夢溪,我理解你的情緒,但是岳帆父親的情況,和岳揚不太一樣,你不要太激動。” “我覺得,岳帆的父親,并不是不想照顧岳帆。” “只是古代的交通和通訊都不發達,一個人一旦想要到外地去做點什么,就很難與家里聯系上。” “要是岳帆的父親呆在家里,陪伴兒子成長,就沒辦法去做他喜歡做的事情,就無法去實現他的理想。” “如果這樣,他更加不可能成為岳帆心目中所敬仰,所愛戴的父親!” 黃老師安慰陳夢溪道。 孫正也點頭同意了黃老師的看法:“沒錯,岳帆自己也把這段心路歷程寫了出來。” “他雖然之前不理解他父親的行為,但是當他登上寶船,航向大海的時候,他就徹底釋然了。” “他明白了父親為什么甘愿拋妻棄子,甚至付出生命,也要去造這樣一艘偉大的帆船!”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