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大臣們連番上奏文帝依舊沒有處置凌不疑,反倒是率先廢了太子,將三皇子立為黔王,打發(fā)到黔南一代,除非他造反,否則這輩子是很難再回到都城了。 這件事不僅讓朝堂震動,后宮也因此動蕩起來,宣皇后跟越妃都分別為太子跟三皇子求情,只是此次文帝態(tài)度十分堅決。 從這次事件文帝也看出來了,太子性格懦弱偏聽偏信,不是做皇帝的料,當個閑散王爺更適合他,至于三皇子野心太大,做事不擇手段,若是讓他當上太子,下一步覬覦的就是他的皇位了。 太子的三皇子兩位最適合的繼承人被淘汰出局,也讓其他皇子有機會出現(xiàn)在朝臣的視野里,其中五皇子是唯一成年的皇子,自然受到許多大臣的追捧,之前不少太子黨跟三皇子黨,都紛紛轉過頭跟五皇子拉近關系。 甚至還有大臣提議,一同上奏讓文帝立五皇子為太子,此言一出群情激奮,許多大臣暗暗后悔,怎么就讓別人搶了先呢。 五皇子也有些異動,不過這么多年的謹慎,讓他學會了冷靜,并沒有響應大臣們的提議。 而是趁著夜色來到秦府,現(xiàn)如今太子跟三皇子都倒臺了,秦浩跟五皇子的關系也不用再藏著掖著。 “殿下若是想步三皇子的后塵,就不妨聽他們的。”秦浩輕描澹寫的說道。 五皇子卻是渾身一震,又聽秦浩分析。 “陛下如今正值壯年,他會愿意看到一個聲望極高的太子嗎?” 五皇子恭敬的躬身行禮:“子瀚真乃吾只子房也。” 秦浩將五皇子扶起身,鄭重道:“有了鑄幣改革的功勞,殿下的才能已經(jīng)入了陛下的眼,今后只要記住一句話,將來皇位遲早是你的。” “請子瀚賜教。”五皇子眼中閃過一絲狂熱。 “爭是不爭,不爭是爭。” 五皇子再拜,隨后便離開秦府。 此后,五皇子逐漸澹出了朝臣的視野,再也沒有接受任何世家的投效,這讓許多世家不知所措,開始將目標放在其他皇子身上。 在很長的一段時間里,五皇子就仿佛憑空消失了一般,反倒是其余的幾位皇子獲得了許多世家的支持,這些世家一個勁的向文帝進言,讓文帝早立太子。 然而,文帝卻始終沒有表態(tài),就這樣太子之位空懸了五年,并州大旱,民不聊生,加之有前朝戾帝余孽作祟,整個并州亂成一團,文帝再度命凌不疑出征平亂。 而在平叛的同時,文帝在朝堂上要委派一名皇子前往賑災,自古賑災就是塊燙手山芋。 其余皇子紛紛避之唯恐不及,只有五皇子站出來表示愿意前往。 文帝表面上不動聲色,只是贊許的看了五皇子一陣。 凌不疑在前方作戰(zhàn)英勇,不過殺戮只能消滅叛亂的人,災民卻并沒有減少,直到五皇子帶領糧食趕到并州,才緩解了并州的饑荒。 但糧食是有限的,并不能無限供應災民。 五皇子采取以工代賑的方法,讓災民挖掘水渠,引汾河水灌既莊家,災民見到農田有救了,也都有了生的希望,開始加入屯田種植的隊伍。 五皇子嚴格按照秦浩給的賑災方略,一步步實施,逐漸控制了并州的饑荒,穩(wěn)定了并州民心,凌不疑在前方的戰(zhàn)事也順利了不少,僅僅三個月就平定了這次規(guī)模浩大的叛亂。 到了秋季,第一茬稻谷收割,老百姓手里有了糧食,整個并州再度恢復到之前的安定。 五皇子隨后被文帝下旨召回都城,也就是在五皇子回到都城的半年后,正式被冊封為太子。 又過了五年,文帝年過半百,開始逐步將一些事務交給五皇子辦理,太子在朝中也逐漸有了賢良的名望。 而在這十年里,秦家也在秦浩的謀劃下有了長足發(fā)展,一方面秦家大量優(yōu)秀子弟進入地方任職,獲得了很好的歷練,一方面秦家的生意也開始擴張,經(jīng)營的項目有:糖、肥皂、棉、瓷器,用富可敵國來形容也絲毫不為過。 倒是秦浩的職務一直沒有變,依舊是太學院博士,原因是隨著文帝年歲越來越大,他對秦浩也越發(fā)依賴。 秦浩名義上是太學院博士,實際上干的是文帝辦公室主任的活。 又過了十年,文帝在他六十二歲時病逝,五皇子作為太子順理成章的繼承了皇位。 繼位之后,五皇子為明帝,隨后秦放獲得晉升成為大司空,位列三公,而秦浩則是先從太學院博士,升任太子太傅,一年之后又任大司農接替了秦放之前的空缺。 明帝繼位之后基本沿襲了文帝之前的策略,老百姓經(jīng)歷了長期的戰(zhàn)亂之后,難得遇到一個平穩(wěn)的時代,民心思定,各種叛亂也逐漸銷聲匿跡。 整個王朝開始進入穩(wěn)定發(fā)展期,明帝在秦浩的建議下,采取了與民生息的策略,放開商業(yè),開發(fā)江南,在各地增設農科所,教老百姓精耕細作。 經(jīng)過十年的發(fā)展,國泰民安,老百姓的生活水平得到了明顯提高。 在此期間,程少商給秦浩生了兩個兒子一個女兒,大兒子秦瑜已經(jīng)到了出仕的年齡,在江南一個小縣任職縣長,得益于秦浩的悉心培養(yǎng),秦瑜的才干也是出類拔萃的存在,在任期間所處的縣成為整個郡,最富裕的縣。 秦瑜十八歲的時候去了萬妻妻的女兒為妻,萬妻妻的女兒長得花容月貌,性情沒有隨萬妻妻那般豪邁,反倒是像程頌,溫文爾雅。 不過對于這樁婚事,萬妻妻一開始是極不樂意的,倒不是瞧不上秦瑜,而是這臭小子居然在還沒成親之前,就把人家肚子給搞大了。 氣得萬妻妻差點沒拿劍把這小子給砍了,秦浩得知之后也是哭笑不得,沒辦法,只能趕緊安排他們成親,好在婚后二人的關系十分融洽。 在秦浩五十歲的時候,秦放離世,秦浩接替他的職務,擔任大司空,凌不疑已經(jīng)做到了驃騎將軍,一生征戰(zhàn),在一次出征西域諸國的征程當中,娶了一位西域女子,終于延續(xù)了霍家的香火。 秦浩七十五歲的時候程少商壽終正寢,秦浩也回歸了主世界,明帝追封秦浩為護國公,大司空的職務由秦瑜接替,三世三公的壯舉讓秦家威望空前,被稱為當世第一大族。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