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三百六十七章 威信-《開海》


    第(2/3)頁

    “風聞奏事,太祖爺爺定的,可在洪武年出過這樣的問題?沒有。為何到朕的爺爺父親,風氣就壞了?”

    萬歷是很會找問題的,他自問自答:“老師只說風氣壞了,所有官吏都有問題,但這并非言官從奏事變成今日黨同伐異的理由,天底下沒有這樣的道理……他以為朕不知道,朕都知道。”

    說著,這坐擁四海八荒的皇帝悄咪咪道:“因為有人看見了,看見徐閣老用言官斗倒了嚴閣老,老師又和高閣老斗一起用言官斗倒了徐閣老,老師又用言官斗倒了高閣老。”

    “朕給吏部算過賬,對,就和幫戶部算賬一樣,每一次斗爭開始都有好幾批言官因言獲罪;待塵埃落定,一部分言官又會因各式各樣的人舉薦、內閣一同意,重新進入朝廷,官職都比過去高。”

    萬歷對潞王挑挑眉毛,把茶杯推過去,道:“都以為朕不知道,這風氣就是他們斗來斗去弄壞的,當然不光是言官有問題,給他們說話、辦事的不單單言官,事后得到獎勵的也不單單言官。”

    “只要有第一個得到獎賞,此后便前仆后繼;原本是寧可做言官也愿意留在京師做京官,現在根本沒人愿意外放,外放都是苦差事,在京師只要趕上一次內閣斗爭,站對位置幾年就能升到五品。”

    說罷,萬歷的表情驕傲極了,小頭兒一揚,道:“他們都不知道,朕有朕的眼線,什么都知道!”

    別看他說的驕傲,其實他哪兒有什么眼線,實際上他真正想表達的意思是:朕也該有自己的眼線了。

    其實在朱元璋的規劃里,言官天然就是皇帝的眼線,這些人位卑權重、年輕氣盛,無官場摸爬滾打久了落下的那些弊病,又足夠正義,雖脫于文官自成一派,但終有一日還是要回到文官隊伍當中。

    他們天生就該是皇帝的人。

    當然還有最重要的一點,任何官員都會知道自己侍奉的皇帝是什么樣的人。

    朱元璋給言官前所未有的權力,可在洪武年間,恰恰是言官最不敢風聞奏事的時代……倘若非證據確鑿,哪個敢在朝堂上亂說什么,弄不好就被剝皮實草掛到衙門口去了。

    朱棣時代也差不多,一來有太祖余威,二來這四叔把侄兒都辦了,又豈能是個好忽悠的。

    良好的官員風氣一直維持至正德,人們已經不太畏懼嚴刑峻法,但也管不住武宗;真正的分水嶺就是嘉靖。
    第(2/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和静县| 宝鸡市| 阳西县| 丰原市| 宁城县| 吴桥县| 鄄城县| 上杭县| 宜丰县| 潍坊市| 汉沽区| 蒙山县| 兴国县| 黑水县| 乌拉特前旗| 南靖县| 吴忠市| 宜城市| 灵山县| 施秉县| 民丰县| 高密市| 上林县| 洛川县| 金湖县| 余姚市| 松溪县| 利津县| 海淀区| 顺义区| 荥阳市| 绥芬河市| 黑河市| 盐山县| 惠水县| 蕉岭县| 安吉县| 赤水市| 漾濞| 建宁县| 青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