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七章 援軍-《開?!?/h1>
第(1/3)頁
萬歷十一年四月初六,大明的吹鼓樂自普利縣港口傳進城中。
鐃鈸輕擊,鼓樂響,城中百姓夾道相望。
一支趾高氣揚的兵陣在縣中忠顯校尉引路下排出整齊軍列,馬蹄步調整齊劃一,皇明旗招展著穿街過巷。
穿著舊禮服帶眼罩遮住瞎眼的艾倫慕明正帶著他的打手們在街上閑逛,剛弄到兩條城破后能供他逃跑的小漁船讓他心情不錯,聽到響動便尋了過來,正好瞧見明軍入城的情景,只是望了一眼,就讓他捂著嘴巴說不出話來。
他認得明字大旗,牧野煙的包裝紙上有這個字,普利縣初立之日他被推舉為忠顯校尉,也跪拜過一面這樣的旗子,只是沒這么精致。
在那面大旗之下,最引人注目的是那些裝備精良的騎士。
他們都戴著一模一樣插著高高盔槍的缽胄,盔槍墜下赤紅穗子,脖頸兩側與后面披下名叫頓項的甲片,不同之處在于缽胄眼睛上方突出半寸的眉庇,每隔一段就有兩個人的眉庇有銀邊,與之對應的是胸甲背后插著垂下人們沒見過的飛禽走獸方形旗,還有一些人的眉庇有銅邊,他們胸甲背后插著三角旗,只有和忠顯校尉并馬前行的將官眉庇有金質的邊緣與花紋。
他們都有兇惡的鐵質面具,戴著的人只露出兩只眼睛,還有些人并不戴面具,但他們也有面具,只是被掛在胸甲領口或馬背上。
這些人身上穿著赤色軍服外罩有彩繪團紋的胸甲,手臂覆蓋著一層一層壓下去的有皮墊的鐵質長護臂,腿上蓋著有泡釘的赤色布甲,從紋路上看棉布下面好像也有鐵甲片,他們黑色的靴子外面像王進忠那樣在小腿上綁著鐵護脛,還繪著細密的精致紋路。
他們普遍使用刃頭長而兩面開鋒的長矛,也有看上去像長柄軍用鐮刀的長刀,馬鞍后面堆放著他們的包裹、行禮、鋪蓋卷,每名騎兵都牽著另一匹不馱人的馬,看上去拿才是他們的戰馬,馬鞍上掛著一柄短兵器,可能是一柄能雙手持握的馬刀或小錘小斧,馬鞍前面還有兩側掛著的皮套,皮套里放著兩支槍管一尺長的燧發手槍。
騎兵隊伍里混著步兵,超過半數步兵牽馬行走,不過這些人的裝備看上去就比前面的騎兵差多了,他們有不少是愛爾蘭人,那些紅頭發的蠻子英格蘭人一眼就能認出來,更別說他們身上夸張的維京時代裝備,整個就是行走的笑話。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鄯善县|
呼伦贝尔市|
左云县|
南开区|
广元市|
绿春县|
康平县|
白河县|
漳平市|
怀集县|
武陟县|
鱼台县|
醴陵市|
佛学|
德安县|
松江区|
广东省|
陵水|
启东市|
涪陵区|
乌苏市|
梨树县|
普格县|
阳新县|
敦煌市|
普安县|
凌源市|
中宁县|
鄂伦春自治旗|
绿春县|
汕头市|
茌平县|
苍山县|
柳河县|
仁寿县|
含山县|
万年县|
乡宁县|
紫金县|
泰顺县|
叙永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