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今天上午,在吹奏部門口和筱原詩織討論結束之后,平川哲文就回到了辦公室。 之后,就開始坐在了辦公桌前,一手撐著下頜一手轉著筆,認真思考著關于吹奏部的問題。 吹奏部的問題實際上真的很棘手。 學生自身動力不足,或者說學生的主觀能動性不足,以及,又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提高學生的積極性—— 在教育學特別是教育心理學上,一直是一個經久不衰的問題,也是難題。 圍繞著這一個問題,包括“為什么”以及“怎么做”,教育學界有著諸多見解。 諸如“期望——價值理論”“成敗歸因理論”“自我效能感理論”……等等等等。 紙面上對于這個問題的探究和解決辦法能找到許多種,身為一名專業的執證上崗的教師,平川哲文記得這些曾經在書本上背過的知識。 但是紙面知識真的只是紙面知識。“紙上得來終覺淺,絕知此事要躬行”,這句話用在教育學這門實踐性極強的學科上更是如此。 學生的個體差異顯然不會是書本上概括得那么簡單,而且面對這種問題,老師再怎么樣也只能是輔助,自身動力不足說到底真的是學生個人的事情。 舉一個相當明白的例子——比如說上一世,幾乎所有考生都能明白高考對于自身的重要,而且他們身邊的每一個人都在如此強調著這個觀點。 記住網址 然而事實究竟是怎么樣的,有目共睹。再怎么樣都會有學生放棄的。 因為人類是有惰性的,因此勤奮學習是反人類的。 就算是平川哲文自己,很多時候不也想著偷懶。 所以歸根結底,這真的不是一個隨隨便便就能解決的問題。 筱原詩織的的確確給他帶來了一個足以絞盡腦汁的問題呢。 腦海中想著這件事情,平川哲文不由得深深吐了一口氣,手中轉著的筆,也在一下失誤之后忽然飛了出去,“啪”的一下摔在地上。 摔在了……久田茉樹的腳邊。 “平川老師?” 久田茉樹直起腰,將撿起的筆遞到了平川哲文的面前。 “抱歉。”平川哲文歉意一笑,接過筆,又感謝道,“謝謝久田老師。” “這沒什么啦。”女教師的聲音總是溫柔,“只是,平川老師今天上午來了之后,好像一直就很有心事的樣子呢,怎么了嗎?” 久田茉樹關心的眼神打量著他。 平川哲文把接過的筆隨手丟在了桌上。 “沒出什么問題啦,只是一點關于學生的事情。” “學生的事情嗎……好吧。”久田茉樹想了想,決定不再多問。 不過,提起學生的事情,倒是讓久田茉樹想起來了—— 她微微一笑:“平川老師,說起學生的事情,你還記得上周的時候我們說過什么嗎?” “……” 看著她的小表情就知道她想說什么了。 上一周,兩人間關于半期考成績的賭約。 平川哲文把吹奏部的事情暫且放在了腦后,面向久田茉樹,回以一笑后態度囂張起來:“關于半期考的賭約嗎?久田老師還敢在我面前提起這件事情,看來是信心滿滿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