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為什么要登山呢? 因為山就在那里。 此時此刻,走過印有“宇山”二字的石碑,踩上這座小山坡的石梯的時候,平川哲文忽然想起了這句話,這句出自著名登山家馬洛里的名言。 雖然說,這位登山家說這句話的時候,是為了征服珠峰,平川哲文自己想到這句話的時候,是在登上一個不過幾十米高的小山…… 氣勢上差了一大截,然而道理是共通的嘛。 突然想要上宇山看看,僅僅因為山就在這里,興起而至,僅此而已。 平川哲文有時候就是這么一個隨性的人。 但不得不說,這次率性而為的確帶來了一點特殊的體驗—— 休閑鞋的鞋底踩在宇山的階梯上,在鞋面與石面接觸而碰撞出的嗒嗒聲中,走到半山腰的平川哲文忽然聽見了一種柔和、婉轉,如鶯鳥歌唱的吹奏聲。 它自山頂響起,順著一段段階梯蔓延而下,在安靜的山腰上,傳入耳中。 有人在吹奏。 記住網址 吹奏的樂曲略顯熟悉,應該是在哪里聽過——昨天下午在偷窺葉月的時候聽到的吧? 不對不對,什么偷窺,被帶偏了。總之,就是在天臺上聽見葉月吹奏的那首樂曲。 嗯……能在這里聽到也很正常嘛,這可是宇山高校的參賽曲。 所以山頂上,是有宇山的學生在練習吧? 不過,感覺不僅僅是吹奏的樂曲很熟悉,吹奏樂器的音色也相當熟悉。 聽起來像是……雙簧管? 好歹是吹奏部的老師,聽吹奏部的練習也挺久了,勉強還是可以分辨出各種樂器的聲音的。 平川哲文仔細聽了一下,的的確確是雙簧管。 說起雙簧管……不會是葉月吧? 會這么巧嗎? 在這樣的想法中,在悅耳的吹奏聲里,平川哲文一步步登上階梯,往山頂走去。 越走近,耳邊的吹奏聲越發清晰,蜿蜒的聲色,如同平川哲文在路上見到的京都的小巷,悠久而富有余韻。 而且,吹奏的人的確是葉月。 已經不需要猜測了。 走上最后幾級階梯,山頂的景色展現在眼前。 最顯眼的則是眼前這座木亭,它坐落在山頂平臺向外凸出的平臺上,刷著深紅色漆,至于亭中,則是一名少女的背影。 是葉月。 她穿著宇山黑白兩色的水手服,背對著他,動聽的旋律不斷從她的嘴中傳出,令人駐足,為之側耳傾聽。 聲音婉轉如鶯,而她前方的景色亦是雅致如畫。 視野中灰白色的天空像一張畫紙,有畫家執筆,在這畫卷上畫出了京都的一角。 遙遠處朦朧的山影,還有狹長如青蛇的宇治川,而在這山川包圍之中,便是京都。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