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皇宮。 大殿上,百官正在低聲討論著什么。瞧他們的神情,似乎都不太樂觀。 不多時,慶襄皇帝在傅成陽的攙扶下到來,坐上龍椅。 百官都低下頭,這是規矩,大臣不得直視皇帝, 否則就會被認為有想要行刺的嫌疑。 但不少官員低頭時那一瞥,還是將慶襄皇帝的神情收入眼中。 他們第一時間想到的詞便是枯槁。 前些天還紅光滿面的慶襄皇帝,現在竟已臉色蒼白,形容枯槁,可見蘇元的事讓他有多鬧心,估計幾天都沒睡好覺。 此刻待慶襄皇帝坐穩, 傅成陽也站到一邊,面無表情地看著地面。 慶襄皇帝掃了群臣一眼, 開口道:“諸位愛卿, 事到如今,討賊檄文也發了,是時候該起兵討伐逆賊蘇元了。哪位將軍愿意領兵?” “……” 武官們都是一陣沉默,他們互相看看,都能看出對方的信心不足。 慶襄皇帝抬高聲音道:“說話!一個個平時挺神氣,到了關鍵時候怎么都沒聲了!” 武官們不禁暗暗叫苦,實在不是他們不想攬下這次征戰,而是條件方面真有些差。 漠州那邊的消息已經傳過來了,蘇元手下兵力加上降兵足有二十萬,且最要命的是,其中好幾萬都是騎兵! 這些騎兵個個驍勇善戰,在漠州那種以大平原為主的地形上實在太過無敵。 他們要是去進攻,得先破天門關,單單這一步就要耗費大量兵力。破關后便是一片平原,想要奪回太原, 就難免要和蘇元的騎兵軍團打一場惡戰。 武官們心中想的是,至少要三四十萬大軍, 才有機會奪回漠州。 以大周目前的軍力,集結三四十萬大軍不難。可就怕戰敗,一旦敗了,自己命喪疆場不說,慶襄皇帝一生氣,連家人可能都會受牽連。 至于必勝把握……蘇元赫赫戰績就擺在那里,從北風城起兵開始,連破北疆大營,萬勝營寨,太原府城,一路毫無敗績,每一戰都是完勝甚至不戰而勝。 面對這樣的戰績,哪個武官也不敢說自己有必勝把握。因此這會兒面對慶襄皇帝責問,也只好鼻觀口口觀心,個個裝聽不見一般事不關己高高掛起。 慶襄皇帝被氣得直拍椅子扶手,怒聲道:“飯桶!一群飯桶!那蘇元不過是個年不滿二十的稚子,你們都無一人敢出戰,朕要你們有何用!來人, 全都拉出去斬了!” “陛下饒命——” 武官們全都跪下求饒, 文官們也都大呼著“陛下息怒”。 但這無疑平息不了慶襄皇帝的怒火。 這時,還是丞相何忠平站出來道:“陛下,那蘇元雖年少,但其父鎮北王蘇屠峰精通兵法,這蘇元恐怕也習得不少,不好對付。” “加上漠州有天門關險隘,易守難攻。那蘇元有數萬騎兵,加上招降的漠州大軍,兵力恐怕有二十萬。若要強攻,至少要組建一支三十萬以上的大軍。” “區區三十萬算什么!”慶襄皇帝道,“朕堂堂大周百萬大軍何嘗沒有?陸廣,你立刻給朕籌備大軍糧草軍械等一應用物!” 兵部尚書陸廣一臉糾結地出列:“陛下,臣恨不得立刻就去籌辦。可銀子方面還需王大人配合……” 戶部尚書王希貴站出來道:“陛下,現在戶部所剩銀兩,實在不夠臨時組建一支數十萬大軍的用度啊。” 一個推兩個,兩個推三個,眾官的為難態度讓慶襄皇帝惱得臉頰通紅,都快喘不上氣來。 何忠平連忙道:“陛下,與其組建新軍,我看不如調一能征善戰的將軍,從京城抽出一部分兵士,再加上青州軍團,由該將軍率領討伐蘇元。” 京城位于東方偏北,與漠州中間就隔著一個青州。 這也是為什么慶襄皇帝如此著急的原因,蘇元打下漠州,對京城就處于一個居高臨下的地理位置。 假如他大軍東進,一旦青州陷落,那京城簡直就相當于不設防。到時候要他這個皇帝怎么辦?難道棄城逃走? 這是慶襄皇帝絕對無法接受的。 大周建國幾百年,京城淪陷之事還從未發生過,他也絕不允許這種事發生在他這一代。 因此,聽了丞相建議,慶襄皇帝點頭道:“青州兵有三十萬,再征發十萬。朕再從京城調五萬京兵,發四十五萬大軍!” “至于領軍主將……把李勝天叫回來,讓他帶兵!” “陛下圣明!” 眾人齊齊高呼。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