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頁 他原以為蘇元昨天折騰一天,今天就消停了。沒想到又開始了,而且還換了罵人的詞兒,更加針對皇帝本人。 這讓李貴有種不祥的預感,那就是慶襄皇帝可能會忍不住發怒,上頭后強行要求他出兵。 而這絕對不是一個好主意。因為經過昨天的試驗,他已經得出結論,蘇元的騎兵訓練有素,十分兇猛,最好不要和他們正面開戰。 李貴的擔憂,僅僅半個時辰不到,就變為了現實。 小太監從皇宮過來,拿著皇帝手諭,內容是讓李貴出兵,狠狠教訓蘇元一頓! 手諭上寫著,京城防守兵力這么多,拉出一部分和蘇元打一場又怎么了?作為老將軍何必這么謹慎! 李貴看到手諭內容,心中嘆氣。 他最擔心的就是自己沉住氣,皇帝卻沉不住氣。現在擔憂變為現實,他不得不奉命行事。 若是年輕時候的他,或許會立刻沖入皇宮,同皇帝說個清楚明白,爭論一番。但現在他老了,知道有些事不是有道理就行的。 真要是去爭論,那結果可能會出現他最不想看到的——換將。 如果慶襄皇帝一怒之下把他換掉,讓其他將領來統兵,那才是李貴最害怕的。 這倒不是他自認為京城里除了他就沒有優秀將領,而是只有他有資歷,有名頭,能靠“李家”來壓制一些沖動的意見。 換一個年輕將領來,或許很能打,很有軍事才能。但當其面對周沖這種幾乎內定為太子的皇子時,還能堅定自己意見嗎? 李貴不怕得罪周沖,因為他有本錢。但其他將領敢不敢當面拒絕,還是幾次三番地拒絕周沖,那真說不好。 所以李貴不怕皇帝在皇宮內進行一些“微操”,只怕皇帝把他兵權收回,換將他人。 “李老將軍,這下父皇的命令可來了!”周沖昨天憋了一肚子氣,今天終于能撒出來。 他眼中帶著挑釁之色,似乎在對李貴說,昨天你不是死活不讓出戰嗎,今天父皇命令來了,你這個老頑固還不是要乖乖聽話! 這一幕讓不遠處的傅成陽神色相當難看。 自己這孩子,怎么心胸如此狹隘?一點容人之量都沒有。這樣下去,怎能成為一名優秀的帝王? 倒是和慶襄那小心眼越來越像了…… 傅成陽陡然一驚,他心道,莫非慶襄正是覺得周沖性格像他自己,才對其另眼相看?這倒是…… 他不知該高興還是難過,只得先轉移注意力,畢竟當下還有讓他更煩心的事。 不是李貴被強行要求出兵,而是徐州那邊的事。 昨天晚上在徐州的蜘蛛人員傳回消息,說刺殺已經終止,白石泉沒有殺死宋謙,目前不知所蹤。 這讓收到消息的傅成陽大為火光。 一個宗師高手會刺殺失敗?開什么玩笑!那宋謙又不像蘇元這個怕死鬼一樣,天天穿著普通鎧甲混在兵堆里。 那宋謙可就是堂堂正正住在州牧府,這還能刺殺失敗?干什么吃的! 毫無疑問,這次失敗和武功無關,不是白石泉殺不了宋謙,而是其改主意,不殺了。 傅成陽不知道白石泉為什么改主意,但他知道,宋謙恐怕已經知道幕后指使……如此一來,二人就算是徹底反目為仇。 “宋謙可不是個膽小鼠輩,那家伙陰狠毒辣,有仇必報,他一定會想法子對付我。我得加以小心才是……” 傅成陽想著,李貴那邊已經開始點兵。 皇命不可違,盡管內心抗拒,他還是不得不出兵同蘇元打一仗。但他心中有數,因此也不會來真的,只想做做樣子,“糊弄”一下慶襄皇帝。 于是,他點了一萬兵馬,讓他們做先鋒,從東城門出去,繞城池半圈,突襲北安軍大營。 突襲之后,西、南、北,三個城門都會打開,大部隊出去接應——李貴是這么對率領先鋒軍的將領說的。 但在他那顆已經冰冷的將軍心中,他很清楚,這是謊言,他根本不會派大軍進行接應。 他要用這一萬人做代價,讓所有人,包括身在宮中的慶襄皇帝都知道,正面開戰行不通,沉住氣堅守等援兵,以絕對兵力優勢碾壓才是必勝之道。 第(3/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