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书阁_书友最值得收藏的免费小说阅读网

第147章 如何處置是個問題(2/4)-《武俠:開局十萬西涼鐵騎》


    第(1/3)頁

    京城淪陷,慶襄皇帝身死的消息,沒多久就傳遍整個大周。

    漠州、青州百姓自然是彈冠相慶,樂不可支。而中原、南方等地,就都是如喪考妣,難以置信。

    先前無人在意的一簇小火苗,短短幾個月就燎原到如此程度,是誰都沒有想到的。

    現在漠、青二州,加上京城都在蘇元手中,太子周丞又和一些大臣坐船從東海逃至海州。

    那么秦江以北,屬于大周的領土就只剩下徐州和秦州。

    徐州位于京城和青州南邊,秦州則位于徐州正東,兩州接壤,關系也都不錯,但事到如今卻成了難兄難弟。

    誰都知道,周丞逃到海州,短時間內是沒辦法打回來的。他先要繼位,宣告正統,隨后還要重建朝廷,重選京城。

    沒辦法,京城已經丟了,總歸是要在秦江以南的八州內選一州,選一座府城,定為暫時的都城。單單這一點,就不知要耗費多大工夫。

    尤其秦江這南八州,八個州牧,其中有多少會“喜迎太子”的,真說不準。許多州牧自己土皇帝做得好好的,誰愿意把真皇帝帶到自己府城,讓自己從一把手變成不知幾把手。

    且周丞和那些官員都是只有人和財物,沒有兵,要是某個州牧膽大包天,直接把人扣了,把周丞當傀儡操縱也有可能。

    這些潛在危險都要花時間去排除,為此周丞要選定都城,登基為帝,都且要花一番功夫,更別提率兵打回來了。

    只是這樣一來,秦州和徐州就置于一個很尷尬的境地。

    他們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同蘇元抗爭到底,把自己家底都拿出來,來個魚死網破不死不休,實現對大周皇朝的絕對忠心。

    這能換來什么呢?大概是秦江對面周丞的一句口頭表揚吧,實際利益肯定是沒有,也給不了。

    另外一個選擇,就是獻城而降,可這當中又有問題。那便是蘇元是個會翻舊帳的人。

    一些劣跡斑斑的將領、官員投降他,他根本不會把這些人的過往一筆勾銷,而是會派人嚴查。甚至朝廷還收到過情報,說蘇元曾經讓老百姓們來審判官員有罪與否,這實在是讓他們感到荒唐,感到匪夷所思。

    他們想的都是,讓一群大字不識的愚夫愚婦審判朝廷官員,那不是純屬胡鬧嗎?任何一個老百姓不都得要判官員有罪!

    在這樣的現實面前,徐州大多貴族富商,都想要盡快渡江,搬家去江南定居。

    連州牧都如此想。

    徐州開陽城,州牧府上,宋謙正焦頭爛額地查看著手頭清單冊子。

    這清單里記錄的都是他想要帶走的東西。不只是手下人,他這個州牧也要走。

    宋謙腦子很清楚,他知道以蘇元那種性格,絕不會允許徐州和秦州的控制權不在手中,為此,只等蘇元處理完京城那一大攤子事,下一步就絕對會派兵攻打二州。

    先前數路勤王軍隊,在得知京城淪陷,皇帝身死的消息后,基本都原路回去了。他們本來也不想和蘇元硬碰硬,而沒有他們援手,只憑江北這二州兵力,就算全部聯合起來也絕不會是北安軍敵手。

    此時不跑,更待何時?

    宋謙可不想拖延下去,拖到最后想走卻發現走不了了,那才是真正的絕望。

    他再次看了一遍清單冊子,上面記錄的大多都是銀票等財物。哪怕他是州牧,也只能在自己州威風,待去到其他州,就不得不花費大量銀錢疏通關系,讓自己一家數口能過上個不錯的生活,省得被一些小人惦記。

    “唉……”

    看完后,宋謙長嘆一聲,沒想到事情會到這地步。

    他本來還和蘇元合作,構陷傅成陽。那時他根本沒想過蘇元真能打下京城,更沒想過一應官員竟然要不得不坐船逃離,前往江南。

    更令他心痛的是,帶領一半徐州兵去京城支援的他兒子,也沒有消息再傳回來,無疑是死在了北安軍手中。

    宋謙心中痛恨蘇元,卻又無可奈何,連秦州兵團在收到消息后都緊急返回秦州。這足以看出,秦州州牧也放棄了繼續打下去的意思,不是和他一樣要南渡,就是會投降蘇元。

    無論如何,江北是注定待不下去了。

    唯一令他欣慰的,恐怕就是最后太子之位還是落在了周丞身上。他渡江之后,只要帶領一家老小去周丞所去的州,應該還能在新建立的朝廷里謀個不錯的差事。畢竟一半官員沒能逃出,新朝廷一定會大量缺人……

    宋謙這邊如何想,在京城的蘇元并不在乎。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莱西市| 宜章县| 花垣县| 彰武县| 仁化县| 巫溪县| 唐河县| 牡丹江市| 朝阳市| 二手房| 轮台县| 新宁县| 松溪县| 喀喇沁旗| 阿合奇县| 电白县| 肥东县| 香港| 四平市| 长白| 金坛市| 灵丘县| 灵川县| 杭锦后旗| 临高县| 托克托县| 东乡县| 侯马市| 平顶山市| 吴忠市| 五指山市| 麻栗坡县| 黎城县| 张家港市| 休宁县| 安义县| 隆回县| 广水市| 西乡县| 镇巴县| 延安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