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京城東渡口。 京城內忙得熱火朝天,這里也有大量工人在干活。 他們有的運輸著木料,有的拿著鋸子在切割,還有人負責將已經制作好的船只配件進行組合。 戚繼光自己也在其中,蘇元將制造戰船的任務交給他,他自然會不遺余力,努力工作。 在經過幾次更迭后, 他已經確定了要制作戰船的圖紙。 他要制作的,是一種外形類似蜈蚣的多槳船。 圖紙他畫了十幾張,之所以選擇這種制式,也是因為綜合考慮。在他看來,蘇元的士兵擅長陸戰,那么以最快的速度接近敵人, 并登上敵人船只、或登上敵國土地才是關鍵。 而這種多槳船, 最大特性就快,尖而闊的船底讓它出水迅速,且在逆風之下也能前行。唯一的缺點可能就是承載的人較少,每船只能承不到二十人。 但只要多建造一些,就能彌補這個缺點。且就目前來說,在進度比較趕的情況下,多槳船相對來說構造簡單,能在短時間內迅速制造出一大批,這也是關鍵之處。 戚繼光知道蘇元現在對于戰船的需求很急,因此自己也追求效率,打算先造出來一批可以用來實戰的,之后再去建造那些更加強大、卻也更加復雜的戰船。 “戚大人,這是王爺送來的信。” 這時一名召喚士兵找到戚繼光,將信給他。 戚繼光接過查看,和之前的信一樣,內容都是詢問進度, 以及讓他多加留意、小心東倭。 蘇元雖然放出話去,不把東倭的報復當回事,但戰略上可以蔑視敵人, 戰術上還是要重視的。 東倭自古以來就喜歡鬼鬼祟祟地搞偷襲、搞突然襲擊、搞不宣而戰,蘇元覺得這群家伙一定會計劃、或者已經準備出兵突襲自己京郊的渡口。所以他在信中叮囑戚繼光,一定要小心謹慎。 戚繼光看完后,也去拿筆寫了回信。 他現在已經制造好五條多槳船,進度十分不錯,至于東倭那邊,他會多加注意,并且會按蘇元所說,建立瞭望塔。 只靠肉眼看的話,等發現敵人時,敵人差不多就已經快摸到近前了。只有建立高聳的瞭望塔,才能在遠距離觀測到敵人動向。 寫完回信后,戚繼光親自選了一處位置,分出一批工人來,建造瞭望塔。 和戰船相比,簡陋瞭望塔的建造要簡單許多,無非就是堆砌夯土,壘起一個高臺,再從其上建造一個小屋,只需要幾天工期便能完成。 戚繼光考慮到東倭如果發動突然襲擊,他這邊最好在敵人上岸前就先消滅一批。于是也將蘇元調過來的許多弓手組織起來, 讓他們就駐扎在渡口邊,平時做工人幫忙,一旦敵人出現就立刻拿起弓箭回到士兵角色。 京城,蘇元收到回信后,對戰船制造進度還算滿意。按照這個速度,到九月份,他應該就能有數十戰船。到冬天時,他就擁有一支戰船軍團了。 到那時,積攢了幾個月的召喚士兵應該也會又多又豐富,那要奪取江南各州,應該可以說是易如反掌。 不過在那之前,這幾個月肯定要穩住,好好發育,不要出什么亂子。 “算算日子,今天人應該到了吧?”蘇元看完信,嘀咕一句。 他等了兩個多時辰,到下午時,便有人來匯報,說是漠州的人來了。 漠州江湖各門派,在蘇元號召后,一共近百人來到京城,此刻在原兵部衙門的演武場上,蘇元接待了他們。 為首的正是古河,他作為漠州江湖領袖,此次來京也是充當帶隊人物。 見到蘇元,他拱手道:“見過北安王爺。” 其身后近百江湖男女也同樣道:“見過北安王爺。” 漠州各大宗門效力蘇元,這些江湖人自然也就成了蘇元手下。蘇元也不跟他們客氣,點點頭道:“諸位一路辛苦了。” 他看著這近百江湖高手,心中十分滿意。 盡管他身邊已經有趙云、李元霸、梅蘭竹菊等高手,可高手這種人物,總歸是越多越好。 且他現在正需要一批高手。 蘇元道:“各位既然加入我北安軍,那便要依命行事。白掌門應該已經告知過你們,我蘇元不會讓你們去無故送死。于我而言,每個北安士兵都像是我的手足,我不會輕易犧牲任何一人。” 眾人聞言,面上都有動容。他們最需要的就是這些話,蘇元身居高位,還愿意給他們這種保證,也讓他們有種被尊重的感覺。 當下一漢子沉聲道:“既然決定為王爺效力,我等必將舍生忘死,奮不顧身。”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