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呂無憂離去后,蘇元繼續同周舒商量進兵事宜。 兩人面前桌上攤開著東倭地圖,其中港口位置都格外標注了出來。 其本土面積不小,但人口卻不到三百萬,原因就在于大多數地帶并不適宜生存。 如一些在本島附近零零散散的小島嶼,這些小島也算作領土一部分,但其上生存環境惡劣、資源稀缺,在未開發之前不會有人愿意住在其中。 但開發這種小島所需花費都是巨數,本土不會有幕府愿意那么干,都認為是賠本買賣。 蘇元卻覺得這些小島大有可為,大規模居住不行,完全可以改造成旅游景點之類的地方。 但那些目前還不能想太多,畢竟連本島都還沒登上去。 “要打敗東倭,沒必要占領全境。”周舒指著東倭地圖的東南方,“只要打下本島就好。” 本島是東倭的最大島,也是各大主要城池所在地。其中奈京就位于本島中央……東倭國家人口、兵力也大多集中在本島。 其他地方,恐怕只是這里幾十、那里幾百這種零零散散的駐兵。 北安軍要打東倭、沒必要去管那些小地方,因為前者占據優勢。且是巨大優勢。 不談召喚士兵,蘇元能應征來的本土士兵,都會是東倭全軍的幾倍以上——如果他想的話。 但蘇元不會那么做,他還是打算以召喚士兵為主、真人士兵為輔來打。這樣最穩妥,需要耗費的軍費也最少。 大炮一響黃金萬兩,哪怕沒有大炮,只動用冷兵器,數十萬人要消耗的軍費也會是巨額數字。 目前江北剛剛走上正軌,百廢待興,到處都是用錢的地方,軍費方面能省還是省些好。 在兵力占優的情況下,“畢其功于一役”才是最優解。一次性將敵人的有生力量全部打掉,做到開戰即決戰,這是蘇元想要的效率。 至于小步邁進,慢慢蠶食,那是以弱勝強的打法。他北安軍一個龐然大物,何必要那么小家子氣。 “如果出動所有的船只,一次性能運送士兵大概三千人。”周舒拿著毛筆在紙上做計算。 “考慮到東倭派船攔截的情況,也要分出一些戰船作為掩護、護衛住運兵船。” “這個自然。不過也不用太擔心,我們繳獲的西楓國戰船裝載有最先進的大炮,能夠輕易摧毀東倭戰船。還有眾多江湖高手,他們可以利用輕功登陸到敵人船只上,進行近距離作戰、破壞。” 周舒提醒道:“你也不要忘記了,東倭也是有忍者的。他們的上忍,便可與我們的先天武者相當。” “沒關系,他上忍再能打,打得過子龍元霸嗎?再說,我們的火銃隊也不是吃素的。”蘇元道。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