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臣下明白?!? 荀或一絲不茍的工作態度,為蘇元承擔了大量文書工作。 他這才得閑能輕松許多,否則,他要是讓真人官員來做這些事,還真不一定會太放心。 隨后,他又分別見了一些將領,讓他們準備前往各州,進行接收或功伐準備。 蘇元自己,并不打算親自去接手各州,那樣太麻煩了些。 他打下云州和海州后,下一步打算去的,只有一個蜀州。 之所以去那兒,也是為了解決唐門之事。 另外一方面,說是為了唐紫玉也不為過。 周舒對他看得還是很準的,他的確很欣賞唐紫玉,從容貌到性格。再加上后者對他的確有意,那他作為一個男人,也沒有拒絕的道理。 另外便是唐門作為江南頂尖江湖門派,將其收服也很有必要。 這也算是給江南武林一個信號,讓他們像江北各門派一樣,自己早早加入北安軍。 這種想法或許在江湖人眼中有些霸道,但對蘇元來說卻很必要。 他統一全國后,不可能允許一群掌握暴力的人不受自己控制。 從這一方面來看,或許他和當年的慶宗皇帝沒什么不同。只是慶宗皇帝不如他有實力,沒辦法做到靠力量壓服江湖……若是能,也不會惹出后來那一番亂戰,更不會讓世琴太子變成甲一這種怪物。 …… 北安軍攻下云州的事很快便傳遍江南。 這造成的轟動,不亞于當初北安軍攻下京城……甚至還要更大一些! 因為失去京城,不代表大周滅亡。而云州被攻占,則象征著南周的徹底失敗…… 不僅如此,蘇元還公開了大周皇室的滅亡,以及公開了甲一的真實身份。連當年慶宗皇帝的秘密計劃也進行了公開。 如此一來,震驚的不只是百姓,連江湖各門派弟子都是瞠目堂舌。 他們怎么也想不到,當年那一場血戰,居然都是慶宗皇帝的計劃。所謂的“太子遇刺”,也不過是一出自導自演的戲碼。 可想而知,此事一公開,江湖上下就都對大周皇朝一通臭罵! 有些江湖弟子甚至數十上百人的出動,在街上聚眾大罵慶宗皇帝。 以前這種事肯定不會有,但現在……大周王朝都已經滅亡了,還有什么不敢罵的? 不過,江湖人罵的倒不僅僅是慶宗皇帝,甚至連太一道也罵上了。 不少門派都認為,太一道作為江湖魁首,當初既然識破了慶宗皇帝的陰謀,就應該廣而告之才對。而不是去給慶宗皇帝一個臺階下。 這個說法一出,不少江湖人都支持。反對者也有,他們認為太一道這么做也是為了江湖著想,一旦公開真相,江湖和朝廷就會徹底不死不休,那時將是雙輸的結局。 兩個觀點的支持者都有許多,一場罵戰也在江湖中上演。 值得一提的是,太一道身陷輿論漩渦,卻未有人出來說什么。這倒是很符合他們一貫的山上清修,不理世事的行事風格。 真相公開后,荀或寫的勸降書也送去了各州。 內容都公開張貼出來。 各州百姓們知道了,無疑都希望能夠歸順北安軍。 不歸順還能怎樣?大周已經亡了,甚至連皇室子嗣都被世琴太子給“吸”干凈了。想要扯虎皮找個大周后裔來舉義旗,都找不到。 總不能突然找個人,讓他說自己是第XX代周皇帝后人吧。 就算有人想,也沒人敢。 正統皇室都被北安軍打得找不著北,何況冒充的。 老百姓們傾向于投降,各州的實際統治者,割據的軍閥勢力,也陷入到了進退兩難的境地。 投降?他們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清算。 不投降……北安軍來了同樣打不過,到時候被滅是必然。 無奈之下,好幾個州的實際統治者都決定主動投降,或許將來還能免去一些罪責,便向云州北安軍遞送去了降表。 有第一個就有第二個,有第二個就有第三個。 幾日之內,就有四個州的降表送到云州。 蘇元也第一時間派將領率兵去進行接收。 到最后,剩下還沒有送來降表的,只有兩個州。 一個蜀州。 一個交州。 蜀州自然是沒什么好說的。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