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星際聯盟的工作模式,與其說是人與人的合作,不如說是人與機械的合作,許多崗位只需要一個精神力高強的人,配合大量的機械,便能輕輕松松完成。 這也是為什么,如今越來越多的普通人感覺生活壓力極大的原因。 而他們這些應聘成功的人,在到達43號星之前,心中不免也有些忐忑。 就怕出現精神力不足以勝任工作的情況,那可真是“希望越大,失望越大”了。 然而他們萬萬沒想到,到了這兒后,各種高精尖的機械沒看到多少,卻要學著與其他人合作工作了。 他們根據覺醒的技能不同,被組合成了五個大隊,每個大隊又有三支小隊,日夜倒班負責工作。 又有阿錦小姐和岑家的建造師團隊監工,也不知他們的眼睛是怎么長的,一點兒細節出了問題都能立刻察覺。 有幾個隊伍開始配合不好,干活也不細致,被挑出錯誤來受到處罰了之后,所有人便打起了十二分的精神。 經過了數天的磨合,他們發現,這樣工作起來的效率,居然不必用機械差。 更重要的是,往日并不是人人都有機會這樣使用技能的,幾天下來,精神力雖然沒有增長,但居然更加凝實了,指揮起來也有了如臂指使的感覺。 由于月神宮殿需要的材料實在太多了,原本桃源1號出產的木材不夠用,岑又晴大筆一揮,又挑出一顆名下編號399的星球,作為“桃源木材儲備基地”。 雙方簽訂了共同開發使用的合約,約定該星球的產出由五五分成。 簽字的當天,她就搞出了桃源4號(43號星的命名是“桃源森林公園”)。 這里也跟桃源3號一樣,并不打算作為居住用城市開發,所以民居只留下四套,升級成為中級民居后,能同時住下一百多人,暫時夠用了。 然后是工作區,分別建造了木材加工廠、石料加工廠、磚石廠等等。 桃源系統的這些工廠都十分神奇,外表看上去古色古香,有種“產量一定不怎么樣”的氣質。 但實際上,這些工廠充滿了高科技,根據規模大小設置了工人數量后,工人只需要將原料送到進料口,加工過程全自動化,工人們只用等加工完畢,將東西送去倉庫就行了。 說白了,這些工人要干的只是體力活。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