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沈世記得很清楚,在前面兩次的歷史之中,有一點是一直沒有改變的。 那就是人類最終戰勝沃人的時間點。 即便是在上一次的歷史改動之中,人類淪陷的時間比起第一次退后了兩年,可在最終戰勝沃人的時間點,卻依然沒有發生任何的變化。 是在離現在大約六百年左右的時候。 之所以沒有發生改變,原因很簡單, 人類的最終獲勝是建立在沃人艦隊的首領帶領著一批艦隊,在其它的星際戰場突然暴斃的基礎上。 這是一個偶然事件,也是人類最終獲得戰勝沃人的決定性事件。 可是眼前的這份歷史記載之中,卻清清楚楚的寫著,人類與沃倫的種族之戰,只持續到了星空紀元三百八十八年。 按照未來世界的計算方式,星空紀元零年的時間,也應該要比最初的時候向前延續三年。 也就是今年。 因為他讓人類的星空紀元提前降臨。 等于說, 與沃人的這場戰爭,比起最初的歷史,提前了大約二百年的獲得勝利——這不僅僅意味著只是二百年而已,更是意味著沒有了沃人首領的暴斃事件,人類是真正的靠著自己戰勝了沃人。 聽起來似乎是不錯的改變。 可這是在人類有了艦隊的前提之下! 沈世繼續看下去。 而下一句話,就讓他眼瞳微縮。 “在此,致敬帶領人類文明取得最終勝利的偉大英雄,沈力。” 沈力,這個名字? 沈世自己的名字,其實是取自于“盛世”的諧音,他正好是二零零零年末出生,趕上了世紀第一年的尾巴,所以,他的父親希望這一個新的世紀,是盛世到來的時候, 則給他取了這個名字。 而這個名字一直被吐槽太簡單。 所以弟弟出生之后,才取了“澤遠”這種雖然不簡單, 但同樣不怎么樣的名字。 但這個沈力......勝利么。 也許還有力量的意思。 沈世已經有種這位沈力是誰的預感了。 他一言不發,就這樣懸浮在太空之中,一字不漏的仔細看著這一份歷史的概要。 “這場徹底改變了人類命運的戰爭,可以分成三個階段,星空紀元元年到二十四年的太空初戰階段,二十四年到五十六年的母星淪陷階段,五十六年到三百八十八年的奪回母星階段。 “星空紀元元年,英雄之父,同樣是人類命運的改變者,沈世,帶領著二百一十二艘戰艦以及二百萬人類戰士,前往深空遠征,在初始時一路取勝,人類艦隊也越來越龐大,直至二十年,時任艦隊總指揮的沈世犧牲,自此,人類艦隊一敗涂地,二十四年, 藍星淪陷,人類陷入星空紀元最黑暗的三十二年歲月。” “星空紀元五十六年,在星際長大成人的人類英雄,沈力,憑借著其父遺留的威信、權限、戰甲,以及優異的個人能力,統和了人類僅剩下的六百三十二艘戰艦和一千三二百萬人類戰士,反攻沃人,開啟了長達三百三十二年的收復歷程。” “星空紀元三百七十八年,在改變命運的火星戰役上,人類英雄沈力,以一己之力擊敗并俘虜了沃人首領沃克利。” “此后十年,失去首領的沃人陷入混亂,人類艦隊開始朝著勝利高歌挺進。” “星空紀元三百八十八年,人類正式收復母星,解放全人類,至此,與沃人族長達三百八十八年的戰爭結束,人類邁入全新階段。” “星空紀元三百九十二年,偉大的人類英雄沈力與世長辭,人類文明向代克文明投降,正式加入穆德體系。” “至此,人類失去了歷史,失去了文化,失去了傳承,以及更多珍貴的記憶。” “可我們會永遠記得人類的偉大英雄,會永遠記住這段漫長而又艱苦的戰爭!” “......” 這一段歷史的概要,可以說非常的簡短。 簡短到一些重要的地方,也只有短短幾個字介紹的地步。 但是,沈世依然久久的沉默。 所以,他犧牲了,他的孩子,最終帶領著人類戰勝沃人。 時間的歸束性,比他原本預期之中的,還要更加的強大。 即便在有了艦隊的情況下,人類的命運依然如此的艱難......仿佛一灘無比粘稠的湖泊,本應該足以顛覆所有湖水的力量,投入其中,也只是讓命運稍有撼動。 沈世調整了一下心情,打開這場歷史的詳情頁,仔仔細細的看下去。 正如他所猜測的一樣,這一段歷史,經過了特別的限制,對一些事情根本沒有過多的解釋。 仿佛就是經過了特別的封禁。 他甚至沒能夠找到一張沈力成年之后的照片。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