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所以,我們這場戰役要實現的戰略目標,除了徹底解決沃人艦隊帶來的威脅外,還要盡可能的延緩代克文明對我們的關注,以這個大目標為前提,放到當下,對沃人的偵查部隊的處理就顯得更加重要, 我們要全力拖延讓沃人將我們的存在通知給代克文明的時間。”沈世最后將話題回到了當下要面對的第一場戰役。 代克基地的情報,使得他們必須要更小心的面對著沃人的偵查部隊。 所以接下來的戰役,不僅僅是面對著弱敵的一場碾壓性的戰爭而已。 稍有不慎,也有可能因為沃人的偵查部隊,而陷入巨大的危機之中。 沈世所見證的兩次歷史,都說明了這一點。 “明白!”所有人同時回復道。 他們心中也都感受到了壓力。 但必須要承受,也只能承受。 “因此,接下里我們要面對的, 將會是多場以封鎖信息,接管敵方通訊為核心戰術目標的俘虜戰。”沈世再度傳遞意識,“這種類型的戰役在星際戰爭之中十分的典型,但典型卻只意味著有明確的行動方向,而不意味著能夠輕易的達成,所以,我們和戰士們接下來的學習和訓練,都需要朝著這個方向靠攏......” 之前是情報分析,而現在,就是針對著情報確定戰略目標,進行針對性的戰略準備。 每一步都需要盡可能做到準備充足,這是星際戰爭的課程中,指揮官學習的第一課。 接下來,沈世在和諸多的高級指揮官詳細的指定接下來的訓練計劃。 起初的一段時間內,自然是熟悉整艘戰艦。 人類的一艘航母上, 都有數不清的各種作用的儀器、武器,從下海到形成實際上的戰斗力, 都需要長達一年時間的航母海試, 而宇宙戰艦更是要復雜無數倍! 畢竟星際戰爭之中需要面對的情況的復雜性, 根本不是在星球的海面上航行能夠比擬的。 光是完全的熟悉戰艦這一步,都需要一段漫長的時間。 而眼下要做的,就是盡快達到能形成初步戰力的程度。 于是,接下來的一周之內,這二百多萬星際新兵根本沒來得及體驗身處太空之中帶來的新鮮感,就投入到各種各樣的高強度訓練之中。 他們要不斷的學習身處戰艦上的相關知識,比如說武器系統,航行系統,甚至是功能性輔佐系統,這些都是基礎之中的基礎,無論是整艘次列艦的操控人員,還是負責離開次列艦,駕駛著小型戰艦進行太空護航戰,突擊戰,防御戰的各類戰斗人員,都需要掌握這樣的基礎知識。 只有盡數掌握之后,他們才能夠在遇到各種情況的時候,快速的理解,并進行快速處理。 所以所有的戰士們,包括了高級指揮官們, 都開始忙碌。 沈世相對而言,反而成為了最輕松的那位。 他同樣在不斷學習,但是,此時的他已經開始體會到原能技術給個人的素質帶來的優勢了。 在依靠著世界線跳動帶來的意識殘影的強化之后,他的原能造詣猛地提升了一大截,而在此基礎上,體內的進化裝置也開始了真正的發力,越來越多的微型粒子開始對他的大腦進行改進,以及輔佐,因為他的如今的意識強度,足以支撐著更強大的大腦進化。 他現在感覺自己每一個腦細胞的能力都遠超過去。 就仿佛自己的大腦變成了一個高速運算的計算機。 不但能夠保持著高速的狀態,處理和學習更多的內容,更是能夠讓原能開始發揮攻擊效果。 “得想辦法,多弄一些用于原能訓練的資源。”沈世有了這個決定。 他覺得按照這樣的速度,他肯定要比另一條時間線上的自己的兒子,更快的成為原能大師。 但原能大師的力量不只是取決于自己,更是取決于整個種族文明。 諸如人類這區區六十億人口,要么快速增加數量,要么增加質量,比如穆德體系之中記載的那個主要發展原能技術的“大地之子”文明,雖然文明種族的個體數量不多,可各個都是強者,聯合起來自保的話,b級文明都難以入侵。 而對人類文明來說,最好的辦法,就是雙頭并進。 沈世將這其中的相關資料,以及其重要性,還有自己的建議,都通過陶德等聯絡員發往了藍星上的人類聯邦,在經過如今變得非常高效的政管體系,相信很快就會有相關項目推進。 比如說全民意志訓練,再比如說人口增長的激勵。 這些都不是一時之功,需要很長時間的不斷努力。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