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夜已深,四周靜寂一片。 李雅不耐煩材腳頭頭說話遮遮掩掩,來回在老院子里踱步。 材腳頭頭自有難處,因為有些事情不知道能不能說?有些事情不知道是真是假? 但既然開了這個頭,作為現(xiàn)在鹿山路上僅存的幾位年長之人,他有必要向后人解開一些謎團(tuán)。 至于誰對誰錯,后人自會評價。 見李雅面向廚房站定,呆呆地發(fā)愣,材腳頭頭走過去說道: “這廚房以前獨立于正屋,大火后,你祖父決定按剡城普通民居的樣式重建,就把這廚房作為東廂房并入正屋。” “我爸爸他一直住這里嗎?” “是的,直到離開剡城。” 昏黃的燈光下,廚房并不起眼,甚至有些寒磣。李雅難以想象自己的父親在這里長大,在這里夜夜承受和自己母親的相思之苦。 “李經(jīng)理,當(dāng)時候廚房和老院子正房之間有一扇窗,面對正房的樓梯拐彎處,主要用來傳遞菜肴。” “傳遞菜肴?” “對,正房一樓廳堂用來接待和宴請客人,廳堂二樓為自家餐廳,兩處所需菜肴全通過這扇窗傳遞。” “是不是廚師把燒好的菜通過窗戶傳遞給傭人,然后再端上桌?” “沒錯,后來廚房住進(jìn)你爸爸后,窗戶失去這項功能,平時基本關(guān)閉。那一晚,你爸爸好不容易點燃一根火柴,通過這扇窗戶扔進(jìn)正屋。說來也巧,這一天剛好有人送來幾壇上等白酒,放在樓梯的拐彎處。” “白酒裝在壇里,火柴即使點著也不會燃燒呀?” “要命的是,晚飯時你祖父打開喝過,忘記封壇,點著的火柴不偏不倚扔進(jìn)白酒壇。” “這還能有個好?上等烈性白酒好比酒精,肯定燃燒起來。” “是啊,有了白酒這個燃燒點,加上老院子本來為木結(jié)構(gòu),年頭又長,一下子燒個精光。” “那我爸爸為什么在廚房里一點事情沒有?廚房也一點事情也沒有?” “這就是我上面說過,有一個人等在那里。他一見起火,一邊大喊一邊擂門。你祖父祖母聽到以后從樓上逃出來,逃到院子外見喊叫的人是唐剃頭,感激不盡。”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