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頁 九十年代初的莓國技術男,與今日的華國程序猿有許多相似之處。 格子衫、牛仔褲,發際線上移,戴著厚厚的眼鏡。 不善言辭、輕微社恐、討厭辦公室政治。 姜萬杰今天的裝扮和氣質,便是如此。 要說有什么不同,就是每日工作時長只需七小時,沒有加班文化。 這使得姜萬杰的發際線,上移得沒那么快。 坐在工位前,姜萬杰正在等待下班時間的到來。 他已經完成了今天的工作,剩下的時間,就是想想晚上去了那家手藝不錯的中餐廳,要吃點什么。 他看向前面的工位,那位腐國裔的威爾,又在借用公司電話煲電話粥泡妞。 轉頭看向右邊的工位,那位芭西裔的小姐姐薩曼莎,又在涂抹指甲油。 這些一有空就偷懶摸魚的家伙,已經有無數次將工作失誤丟給自己,讓自己收拾爛攤子。 時間長了,姜萬杰便無奈地接受了這種命運:別人失誤,團隊工作一團亂,然后紛紛甩手,將爛攤子丟給自己。 自己日夜趕工,替他們擦屁股。 最后,升職加薪的是他們。被上司同事輕視排擠的,卻是自己。 于是,本就在異國他鄉艱難適應文化差異的他,變得越來越自閉。 沒有朋友,沒有愛人,沒有親人。 在一個三無環境里,只能用電腦前瘋狂研究技術的日日夜夜,麻痹自己的痛苦。 直到,他發現了一家深夜食堂,黯淡無光的日子才算有了一抹光亮。 那是一家,距離貧民區只有一條街的小館子。 老板是一個,三十多歲的華國南湖省胖子。 擅長做南湖菜,而且是改良不多,頗為地道的南湖菜。 不管是剁椒魚頭、辣椒炒肉、口水蝦,還是血鴨,均是鋪著一層紅彤彤的油辣椒,香味撲鼻。 姜萬杰之所以喜歡去那里,一來,那是費洛蒙特市屈指可數的正宗中餐廳。而且,還是來自姜萬杰老家的菜系,多少可以解一解漂泊在外的鄉愁。 二來跟老板很投緣,經常借著吃飯的機會,跟老伴聊天喝酒,倒一倒生活中的苦水。 這家小館有長長的美式吧臺,老板在吧臺后面調酒,食客可以在吧臺上點餐喝酒,和老板聊天頗為方便。 第(1/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