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8章 東西-《鐵血南宋》
“陛下,臣以為光化軍的成閔還需多做聯絡。”邵世雍待到眾人退下后,單獨請求覲見。
“此事無須疑慮,朕自有處置。”昔日完顏亮率領二十萬大軍,于長江威脅著南宋朝廷,朝廷上下皆驚駭。
而成閔此人是昔日韓世忠的部下,字居仁,乃是河北邢州人。
靖康初年,宋臣劉韐為真定府帥臣,招募義軍勇士抵御金兵,而成閔正是此時在其麾下。
高宗趙構即位后,成閔率領數百騎兵至揚州擁護。
而大宋朝廷南渡之后,大將韓世忠平叛苗傅以及抵御金兀術、討伐范汝為,成閔皆在韓世忠左右,且屢立戰功,遂積功累至武功大夫、忠州刺史。
而后紹興二十四年,成閔拜慶遠軍節度使。
成閔尋丁母憂,辭官歸鄉。
高宗趙構下詔成閔,追贈其母鄭國夫人。
其后金主完顏亮敗盟侵宋,趙構下詔成閔率領禁軍三萬詔回援淮西。
成閔奉命星夜行軍,冒雨兼程終趨建康,而因為急切行軍,士卒很多死在趕路途中。
原來趙眘早就通過皇城司,聯絡上了光化軍駐守的成閔。
這時成閔的三萬宋軍,已然與仆散忠義隔絕兩岸,待到皇城司的探子密傳皇帝趙眘已經到了蔡州后,成閔便盡發水軍,全面壓制了岸邊的金人守軍。
成閔的三萬宋軍正面牽制住了仆散忠義部五萬女真金兵。
所以此時皇帝趙眘對于邵世雍的提議早已心中了然。
而另一邊山東道,以及淮東數州,雖然沒有實現全疆域的光復,但民間因為宋軍接連取得的勝果后,各地心向大宋的漢民皆推翻了受到金人委派的漢族官僚的統治,且又因為金軍主要兵力皆與宋軍在淮東宿州決戰,遂形成了地方自治的局面,
因為山東路金軍水師軍團被大宋浙西道水軍統制官李寶和山東起義軍首領魏勝里應外合之下,一舉將舟船全部燒毀,宋軍已然完全控制了河道,海域的控制權,使得金人無法在近海或者河道之中有影響力。
但是宋軍李寶的水師總共的兵力只有四千之數,且還需要分置一部分,協助護送朝廷斷斷續續的糧草供應,所以再無力上岸將山東路的州府收歸大宋,只得在沿海城池暫時游弋。
可是因此,山東路地區,因沒了金軍的實際的壓制,山東各地起義軍又再度崛起,各地起義軍如同雨后春筍之般,再度形成燎原之勢。
對于這等情形,大宋朝廷由中樞派發的各種招安文書分發給各地起義軍,從而在名義上將這些義軍拉入了分屬大宋陣營,至少在可見的將來,能夠為北伐一事,提供助力。
而起義軍中聲勢兵力最強的一部首領,名號為王友直,其聚眾數萬軍卒抗擊金軍,自稱為河北,山東路安撫制置使,率眾攻克了兵力空虛的河北路大名府。
但是因為大名府靠近金人中都,完顏雍隨后派出大量金軍圍剿之下,王友直不敵,突圍之后率部南歸大宋,被朝廷拜為天雄節度使。又以其部名為忠義軍,統制隸屬于鎮江府都統司,后而率部增援海州,自號“宋忠義將河北王九郎”旗幟,配合當地漢民魏勝,與大宋水師,一舉擊潰了金軍。
但由于金人騎兵來勢迅猛,又再度丟失了奪得的海州城,只得在水師掩護之下,避于梁山水泊之中,以待時機。
主站蜘蛛池模板:
永吉县|
东乌|
高雄县|
织金县|
萨嘎县|
宣化县|
德令哈市|
武川县|
珲春市|
抚宁县|
孝感市|
高邑县|
武宣县|
安徽省|
宝兴县|
安远县|
寿阳县|
伊川县|
公主岭市|
河西区|
衡南县|
洪洞县|
九江市|
沙河市|
无棣县|
浦北县|
长葛市|
屯门区|
商河县|
永春县|
新绛县|
天水市|
农安县|
左权县|
房产|
高州市|
勃利县|
文安县|
寿宁县|
库尔勒市|
武鸣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