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當然,大頭還是賣參栽子,光這一項就掙了六百來萬呢。 公司各項盈利,扣除相關稅費之后,還剩六百多萬,蘇安瑛自己就分了三百多萬。 除了這些,養殖場那邊,今年把紫貂、水獺、貉子等都兌出去,羊、雞鴨鵝等出售,一共是三十來萬。 鹿和麝擴大了養殖規模,但是出產還跟往年差不多,三十來萬。 如今光養鹿和麝,這個花費就沒有以前那么大了,利潤要高一些。 所以總的算下來,許世彥兩口子這一年,劃拉了將近三百五十萬,黃勝利等人也都跟著掙了幾十萬。 這小日子一年比一年好,那真是誰見了都羨慕。 轉眼間,冰雪融盡、春暖花開,一年一次的春交會,即將開始了。 一參場有省里的特許,專門給了個名額,這回,就不用顧忌縣里了。 所以許世彥帶著人,早早就把今年的產品都預備齊了。 “哥,你那邊準備好了沒有?咱這幾天可就要發貨了啊。” 許世彥盤點完手里的發貨清單,確定沒有遺漏之后,給郭守業打電話。 一參場跟林業局在各方面都達成了深度合作,過年的時候雙方領導會面,在一起對未來發展又做了很多的討論和研究。 所以這一次春交會,一參場會帶著林業局一起去參加,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契機,爭取出口創匯。 “準備好了,就按照你說的,礦泉水、藍靛果飲料、藍莓原漿啥的,都裝好車準備發貨了。 弟啊,你說咱這些產品能行么?我咋心里一點兒底都沒有呢。 你不是說過,去年泉陽那邊的礦泉水都沒出菜么?咱這峽谷泉能行?” 郭守業在電話里跟許世彥碎碎念起來。 “哥,不管行不行,你得走出去這一步啊。 你要是連往外邁這一步都不敢,那還指望啥了?”許世彥聽了就笑。 “別給自己壓力太大,咱飲料廠現在發展的挺好,就算沒有出口創匯,咱也不少掙了。 這次,咱就是出去轉悠轉悠,長見識開眼界,指不定你就能從春交會上發現點兒商機呢? 不走出去,哪知道外面的世界有多大啊?” 許世彥這么一勸,郭守業又有點兒底氣了。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