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周桂蘭瞅著外頭,嘴里念叨著。 車?yán)^續(xù)往前開,經(jīng)過銀礦子村,再往里一小段路,就到了石家溝了。 這石家溝的溝口,立著一塊大石碑。 據(jù)傳,當(dāng)年是劉墉來當(dāng)?shù)匮惨暎袀€老頭癱巴在炕上,想去看劉大人。 他兒子就背著他,從石家溝里走出來,走到縣城去。 那劉大人見那兒子背著老爹來看,覺得他挺孝順,所以就在石家溝的溝口,給立了個孝子碑。 “老輩人都說,這石家溝的地氣,就是被這塊兒碑給壓住了,所以才越來越窮。 石家溝石家溝,弄個碑壓在石頭上,那可不咋地?” 從銀礦子往里走,路況越來越差,挺顛的,好不容易到了石家溝溝口這里,實在是開不進去了。 于是所有人都下車,許世彥他們找地方停車,不能堵在道上。 許成厚指著那塊石碑,給孫子孫女們講那石碑的來歷。 別看孩子們坐了這么長時間的車,可一個個都挺精神。 這會兒聽爺爺講故事,全都瞪大了眼睛,聽的津津有味。 “聽老輩兒人說啊,當(dāng)初這碑立了兩次都立不起來。 后來立碑的人就問那兒子,說這孝子碑立不起來,肯定是你以前干過啥不孝順的事兒。 那小子左思右想,最后想起來,他小的時候,有一回拿著笤帚打了他爹一下子?!? 許海波、許海濤攙扶著許成厚往前走,許成厚就繼續(xù)給孩子們講故事。 “有人給那小子出主意,讓他跪地上給他爹磕頭賠罪,之后,那碑就真的立起來了。 看看,就是這塊碑?!痹S成厚指著溝口旁邊立著的一塊大石頭說道。 眾人往那大石頭上看去,一塊黑乎乎的大石頭,上面長了些青苔。 隱隱約約可以看見,上面確實刻著字。 不過年頭太久,風(fēng)吹雨淋加上青苔覆蓋,很多字都辨認不清了。 從溝口往里走,大家終于明白,這地方為啥叫石家溝了。 真的是滿地石頭,全都石頭炮,連條路都沒有。 許世彥看著眼前這一地石頭炮,腦子里想的卻是別的事情。 其實上輩子他回來過兩次,八三年那時候,為了要許海潮那混蛋,他特地回來開了證明。 二零一六年的時候,許世彥跟兄弟們一起,還回來了一趟,算是完成了老母親的遺愿。 周桂蘭歲數(shù)大了之后,就總是念叨老家,惦記著回去。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