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頁 這個問題一拋出,劉國能也徹底沉默了,因為他自己就是崇禎二年那次不給糧食不給銀子,跟著部隊一起叛變的。李自成張獻忠等人,也有相當一部分是那次逼出來的。 大明地方官,該給軍糧卻不給的情況,太多見了。沈樹人要穩固后勤,拿這個借口去堵京官的嘴、說自己是要防患于未然,哪怕崇禎都挑不出錯處來。 沈樹人見劉國能沉默,連忙趁熱打鐵,把最后一點說了: “就算開封府供得上我們糧草,但是咱的部隊火器較多。我之前打劉希堯、打二賀之所以能勝,戰術得當、將士用命固然是一方面,仗著改良火器的犀利,也是必不可少的。 我軍的火器,彈藥還是自己特制的,還有紅夷大炮。這些彈藥補給,必須依靠黃州兵仗局的持續生產、運到前線。所以,我們的后勤道路必須握在自己手上,才能確保戰力,就算糧食靠別人,彈藥也要靠自己! 我軍都已經公忠體國、朝著十倍之敵奮勇出擊了,難道連保護自己彈藥路線這點要求,朝廷都不該滿足么?那不成了讓我們送死?” 這番道理說完,饒是劉國能忠義,也意識到穩扎穩打的必要性了。 他也絲毫沒覺得沈大人有畏葸不前的意思,確實只是出于兵法持重、為了確保打勝仗。 劉國能心中羞愧,對著沈樹人一抱拳,誠懇承認:“大人思慮周全,倒是末將魯莽了。此番如何救援河南,末將依然全聽大人點撥!” 兩人最后喝了三杯,這場慶祝升官、討論出兵的酒席也就散了。兩人心照不宣,算是達成了更高層級的默契。 …… 沈樹人原本打算打完賀一龍升完官就回去種田、接收消化戰果,順便再把出戰前就欠下的女人正式收一下。 被姍姍來遲的李自成圍洛陽事件一攪合,少不了又得耽誤個把月時間。而這個把月里,內政也只好交給后方文官按部就班推進。 而他的女人們,也只能在后方繼續等著。 六月下旬的最后幾天,沈樹人和劉國能按照之前商量好的計策,逐步把汝寧府剩下幾個縣城穩扎穩打一點點收復過去。 主要是收復汝寧府位于淮河以南的那些縣,而淮北方面花的精力和資源就要小得多——沈樹人很清楚,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自己在汝寧府的北部是不可能站穩腳跟的。 淮河是華夏的南北分界線,明朝的汝寧府穿淮而過,淮北部分相當于后世的駐馬店,淮南部分才是信陽,等于是后世兩個地級市拼在一起形成的府。 淮北多平原,沈樹人如果種田舉動大一點,很容易遭到朝廷忌憚,也容易被四面圍攻。所以暫時只縮在淮南,既有淮河阻隔,又背靠大別山區,當土皇帝就很適合。 另一方面,為了不給朝廷留把柄,沈樹人的文書往還工作也做得很到位。他和劉國能收復汝寧府的淮南各縣時,一邊就提前行文給開封府的官員,質詢他們給隨時可能抵達的援軍的軍糧籌措工作。 河南今年都已赤地千里了,開封府的官員哪拿得出軍糧? 當然是在書信里各種哀求寬限,說北方遭災嚴重,外兵來援本該供應軍糧,但現在也只能請求南方富庶地區的援軍自帶軍糧。 開封知府回信的語氣,簡直比《一九四二》里李培基懇求蔣鼎文寬限軍糧的話還要賣慘。 第(2/3)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