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章 東林與桐城-《國姓竊明》
第(1/3)頁
方孔炤被女兒反駁,一時也無法繼續這個話題。
自古女子婚事,作為父親的,只能從利益聯姻上考量布局,卻很難從情感上說服女兒。尤其方孔炤這種正經士大夫,就是個鋼鐵直男,便更不會揣摩女兒心思。
好在方家也不止方孔炤一人關心這事兒,父女倆剛說擰巴了,書房外忽然就傳來一陣腳步聲,
一個中年婦人踱步而入,果然是方夫人吳令儀。
吳令儀看了看丈夫,又看了看女兒,便幫著丈夫勸道:“翎兒,年輕人功成名就,狂一點就狂一點了,說句難聽的,沈道臺也有這個本錢狂,又不是多大的人品問題。
當年你大姐嫁給你姐夫的時候,也是橫挑鼻子豎挑眼,最后不也順順利利過了八九年日子。咱方家的女兒,也別太求全,說不定反而是福。
你三個姑姑,當年嫁人時嫁的都是何等人品端正的道德君子?可結果呢?一個過門一年,癆病死了,還有兩個都是當地方官守土,被韃子破城殺了。有時候,男人投機取巧、靈活變通,反而不至于剛而易折。”
這番話,如果換做別的官宦人家,一般不會這么說,但方家的情況卻是特殊,讓吳令儀也不得不放低對未來準女婿的道德標準。
只因方家老一輩的幾個姑姑,實在是點太背了,都是嫁了道德君子,結果守寡。以至于吳令儀都希望女兒將來看上一個“道德標準稍微靈活一點”的,在這末世之中能多活幾年。
他大女兒方子耀,九年前嫁給了桐城老鄉孫家的孫臨。這孫臨人品私德便不怎么好,婚后多年一直旅居南京、花天酒地。
但吳令儀反而覺得這樣挺好,至少不會為了大明沖在前面慘遭橫死。
桐城孫家的家世也非常不錯,孫家老一輩的伯叔親戚里,就有娶過方子耀的一個姑姑,后來留下了一個孤女孫氏,如今就是沈樹人表哥張煌言的妻子。
孫臨的親大哥孫晉,當時也是朝中重臣,官拜大理寺卿,孫晉娶的是已故東林大佬左光斗的侄女兒、史可法的師妹(史可法是左光斗的學生)
崇禎八年,孫晉在大理寺卿任上時,還處理過一個三司會審的大案,涉及到當時張獻忠等流賊挖鳳陽皇陵后、對安廬鳳等地方官員的罪責確認。
孫晉頂住了壓力,保住了史可法和黃得功。在其他鳳陽周邊官員大量被殺被貶的情況下,史可法和黃得功還因此升官,這才有后來史可法擔任安廬巡撫、黃得功出任鳳廬總兵。
所以孫家在桐城派中的勢力是非常大的,還是桐城派和東林之間的關系樞紐。孫晉既是史可法的妹夫,又是史可法和黃得功的救命恩人。
可惜的是,孫家其他子弟雖然紈绔,但吳令儀其實也看錯了這個大女婿——這孫臨現在看著沒什么節操,但歷史上到了民族危亡關頭,也是大節不虧的。
后來潞王降清后,清兵直接占了浙江全境、兵逼浙閩交界的仙霞嶺,這孫臨也從南京一路南撤抵抗、帶了一些義軍去給唐王朱聿鍵助戰,最后死在仙霞嶺之戰。
方子翎的大姐方子耀,也從此走上了守寡的老路,跟她三個姑姑一樣。
然而,方子翎顯然還沒經歷過苦難毒打,并不能理解母親的苦心。聽母親提起大姐和姐夫,反而觸及了她的不快:
“您這是什么話!不提姐姐姐夫也就罷了,姐姐這些年難道過得幸福么?連我都聽說了,姐夫在南京尋花問柳,還贖了個名妓葛嫩娘為妾。
說起這事兒,這沈樹人更過分,剛才下午閑聊請教時、我還旁敲側擊勸他,不可為了……私欲誤了大事兒,他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這方面多半是比姐夫更過分了?!?
第(1/3)頁
主站蜘蛛池模板:
密云县|
麻栗坡县|
扎兰屯市|
隆回县|
鱼台县|
敦煌市|
夹江县|
无为县|
文化|
隆回县|
鸡泽县|
宁明县|
常山县|
沿河|
剑阁县|
盖州市|
蛟河市|
庄浪县|
乡宁县|
湘潭县|
玛沁县|
金华市|
儋州市|
个旧市|
佛学|
阿拉善盟|
万山特区|
敦化市|
茂名市|
波密县|
平定县|
天峻县|
庆元县|
夏邑县|
蕉岭县|
盐亭县|
鄂托克前旗|
获嘉县|
邛崃市|
犍为县|
西华县|